世良情感网

华泰证券:英伟达GTC+Computex主题演讲现场直击

英伟达ComputexKeynote:开放互联生态,加快端侧AI部署

英伟达CEO黄仁勋于5月19日发表Computex2025主题演讲,我们认为对行业启示为:1)新发布NVLinkFusion可与第三方CPU和AI芯片集成,或吸引大型云厂商客户,意味着互联行业开放生态的到来;2)推出DGXSpark/Station和RTXPRO服务器,或表示AI需求已逐步转向个人开发者到企业级客户;3)强调通过AI基建引领AIFactory驱动的工业革命。此外,区域布局上,英伟达宣布与鸿海和中国台湾方面合作建设搭载1万颗Blackwell芯片的AI超级计算机,并将中国台湾总部搬至北投士林科技园区。

英伟达作为AITokens基础设施建设者,引领AIFactory驱动的工业革命

黄仁勋强调,AIFactory是生产AITokens的“智能工厂”,包括从数据预处理、基础模型训练、调优到推理部署的AI生产线。AITokens指企业/组织通过训练出的AI模型,能够在推理服务中持续产生价值。AIFactory迅速成为重要基础设施,我们认为拥有更高效的AIFactory就意味着拥有未来的“数字生产力”,是AI驱动的又一次大规模生产力变革,建议关注先发建设AIFactory的相关标的。英伟达宣布,与鸿海、台积电等合作在中国台湾打造AI基建,鸿海将通过其子公司BigInnovation作为英伟达云合作伙伴,该AI工厂将配备10000个BlackwellGPU(GB300NVL72)。

NVLinkFusion可与第三方CPU和AI芯片集成,打造开放生态

英伟达宣布推出NVLinkFusion平台,允许客户将第三方CPU和AI芯片与英伟达的GPU和网络设备集成机架级解决方案。目前联发科、高通、Marvell、Alchip、AsteraLabs、Synopsys、Cadence和富士通已宣布参与合作。我们认为,英伟达通过NVLinkFusion从全栈解决方案转向开放生态系统,或意味着在ASIC芯片竞争下,希望在GPU以外的其他产品吸引ASIC客户(如大型云厂商),增加英伟达在数据中心的份额,巩固互联技术壁垒。

个人侧发布DGXSpark和DGXStation,企业侧发布RTXPROServer

英伟达在个人侧推出DGXSpark和DGXStation:1)DGXSpark将于25年7月发售,配备GB10GraceBlackwell芯片和第五代TensorCores,提供1Petaflop的AI算力和128GB的统一内存,并支持将模型无缝导出到云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2)DGXStation将于年内发售,配备GB300GraceBlackwell桌面芯片,提供20Petaflop的AI算力和784GB的统一内存,包括NVIDIAConnectX-8网卡,速度达800Gb/s,可作为独立桌面供单个用户本地运行,也可作为按需、集中的计算节点,供多个用户使用。在企业侧新推出RTXPRO服务器,支持多达八块RTXPRO6000BlackwellGPU,且包括BlueField-3DPUs和内置PCIeGen6交换机的NVIDIAConnectX-8SuperNICs,其将Blackwell架构扩展到企业工作负载的数据中心,Cadence、鸿海和礼来等公司计划使用基于RTXPRO的企业级AI工厂。

人形机器人开源模型IsaacGR00TN1.5更新

在物理AI方面,英伟达更新面向人形机器人推理的开源平台IsaacGR00TN1.5。黄仁勋在演讲中展示IsaacGR00T-Dreamsblueprint,它可以帮助生成合成运动数据来训练机器人。开发者可以对CosmosPredict世界基础模型(WFMs)进行后训练,然后利用GR00T-Dreams生成机器人在新环境中执行新任务的视频,并提取动作标记用于训练。与此前在3月GTC上发布的GR00T-Mimic使用Omniverse和Cosmos来增强现有数据不同,GR00T-Dreams主要使用Cosmos来生成全新数据。在AgenticAI方面,AI-QBlueprint可以连接企业数据的代理系统并进行推理,利用NeMoRetriever可将英伟达GPU上的数据提取和检索速度加快15倍。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AI技术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激烈。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中美两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较为领先的两个国家,其本土多家企业均积极部署AI领域相关技术和产品,推动AIGC、LLM等尖端技术落地应用。若后续中美两国间贸易出现摩擦,可能会阻碍AI产业的发展。

AI技术落地和推进不及预期。自ChatGPT落地应用并取得一定成功,各科技巨头均加快和加大力度布局AIGC领域。由于人工智能属于高新技术,需投入较大前期研发成本和时间,后续AI技术落地可能会受企业投入、宏观经济、政策和舆论等多方面影响,致使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行业竞争激烈。目前AI行业暂未形成较为稳定的竞争格局,竞争激烈。若后续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部分企业未能及时推出相关产品或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可能会受激烈竞争影响而导致市场出清。

相关研报

研报:《英伟达Computex:开放互联生态+端侧AI部署,引领AI生产力变革》2025年5月20日

何翩翩分析师S0570523020002|ASI353

黄乐平分析师S0570521050001|AUZ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