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武则天初次服侍李世民,就破了记录,至今无人打破这项记录。 贞观十一年深秋的洛阳宫

武则天初次服侍李世民,就破了记录,至今无人打破这项记录。 贞观十一年深秋的洛阳宫灯火通明,十四岁的武家二姑娘被绣着金线的轿子抬进了皇城。 这个生在木材商人家的小姑娘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辈子会在史书上留下"日月当空"的印记。 唐太宗李世民初见这丫头时,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足有半盏茶工夫,倒不是这姑娘美得倾国倾城,实在是那双眼睛亮得叫人心里发慌,像极了年轻时在战场上见过的突厥头狼。 按照宫里的规矩,新晋的才人得先沐浴更衣,小太监们端着鎏金铜盆进进出出,水汽蒸得人睁不开眼。 武则天攥着衣带的手指节发白,管事的太监嗓子尖得能戳破窗户纸:"磨蹭什么?又不是大姑娘上花轿!"这话臊得她耳根子通红,可转念一想,在这深宫里头,脸皮薄怕是活不过三更天。 要说这天晚上也真够邪乎,前脚刚迈进甘露殿,后脚天上就炸了个响雷,房梁上的灰尘簌簌往下掉,书架轰隆一声歪在龙床边上。 李世民到底是马上得天下的主儿,眼皮都没眨一下, 倒是那个才到他胸口高的小才人,先是吓得往门口窜,突然又折回来张开胳膊挡在他身前。 皇帝老儿乐了:"你这丫头片子逞什么能?" 武则天脑门上还粘着片碎瓦,说话却利索:"皇上是天下人的主心骨,比不得我们这些草芥。" 这话说得熨帖,李世民当场就给她晋了才人,可打那天起,甘露殿再没传过武才人的牌子。倒不是皇帝薄情,实在是这丫头太扎眼,有回西域送来匹叫"狮子骢"的烈马,满朝武将没一个降得住。 武则天跪在丹墀下说要试试,开口就要铁鞭、铁棍加匕首,她说先用鞭子抽,抽不服就敲脑袋,再不服直接抹脖子。 这话从个二八少女嘴里蹦出来,听得满朝文武后脊梁发凉。 更玄乎的是钦天监那帮老头,他们夜观天象说太白金星昼现,掐着指头算出"唐三代后,女主武王"的卦象。 李世民盯着案头那份才人的绿头牌,心里跟揣了二十五只耗子似的,要说信吧,自古哪有女人坐龙椅的理儿? 可要说不信,武家丫头那眼神又实在叫人不踏实,最后还是李淳风劝住了:"天命难违,该来的躲不掉。"这才留了武则天一条命。 要说武则天也真沉得住气,甘露殿那夜之后,她在宫里一待就是十二年,品级愣是没挪过窝。 每天不是帮着抄佛经就是给各宫娘娘送绣品,闲下来就蹲在藏书阁翻前朝旧案,有回给长孙皇后送帕子,正赶上太子李治来请安。 二十出头的太子爷哪见过这等人物,别的宫女见了他都跟鹌鹑似的缩脖子,偏这武才人递茶时敢抬眼看他,眼珠子黑得能照见人影。 李世民驾崩那日,武则天正坐在冷宫院子里绣牡丹,听说要送她们这些没生养的妃嫔去感业寺,她连针线筐都没收拾,抬脚就跟着太监走了。 寺里的老尼姑见她第一眼就叹气:"这丫头眼里有火,佛门怕是镇不住。" 果不其然,李治来寺里祭祖那天,武则天捧着经卷往他跟前一跪,眼泪珠子跟断了线的佛珠似的往下掉,新皇帝哪经得住这个,当晚就叫人备了顶青呢小轿。 要说王皇后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她本想着接个尼姑回宫给萧淑妃添堵,哪料到这武媚娘比十个萧淑妃还难缠。 更绝的是这女人肚皮争气,刚回宫就生下皇长子,后来宫里传得邪乎,说安定思公主夭折是武昭仪下的黑手。 是真是假说不清,反正打那以后,王皇后算是彻底栽了。 等到李治头风发作批不了奏折,武则天已经能把朝政理得比御膳房的菜谱还清楚,满朝文武开始还嘀咕"牝鸡司晨",后来见她提拔的狄仁杰、姚崇个个都是治世能臣,渐渐也就闭了嘴。 载初元年重阳节,六十七岁的武则天穿着十二章纹衮服登上则天门,底下跪着的臣工里有当年骂她最凶的,这会儿喊"万岁"倒是比谁都响。 回头想想,要是甘露殿那晚没打那个雷,要是狮子骢老老实实让人骑,这大唐的史书怕是得换个写法。 不过话又说回来,能在李世民眼皮底下藏锋十二载的女人,就算没这些机缘,迟早也要捅破天的。 就像她自个儿说的:"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这话说得轻巧,可里头的弯弯绕,够寻常人琢磨三辈子的。 参考:《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