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退休养老金调整的政策都说是向低的养老金人员倾斜,实际上还是养老金越高,调整增加的养老金越高。听起来挺公平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养老金多点?可仔细一算账,事情没那么简单。政策里讲得天花乱坠,啥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听着就头晕,咱得掰开揉碎了说,到底咋回事。 先说定额调整,这个简单粗暴,每人每月加38块。不管你是拿3000块养老金的退休老大爷,还是拿1万块的退休高管,人人平等,38块到手。听起来挺好,对吧?可你想想,38块对3000块的养老金来说,算个小补充,买点菜还能凑合;但对1万块的养老金来说,这38块跟蚊子腿似的,压根没啥感觉。这不就是劫贫济富的感觉吗?大家都一样加,穷的还是穷,富的更无所谓。 再看工龄调整,这个稍微复杂点,但也挺有意思。工龄40年的老职工,算下来是前15年每一年加1.2块,合计18块;后25年每一年加2块,合计50块。加一块儿,工龄40年的人每月能多拿68块。这个听着还行,毕竟干得越久,拿得多点,挺符合常理。可问题来了,工龄长的人不一定养老金低啊!有些高管、技术大牛,工龄长,退休前工资高,养老金自然也高,这68块对他们来说还是锦上添花。对那些工龄长但工资低的,比如老厂工、基层员工,这68块确实能缓解点压力,但整体看,还是没拉开啥差距。 最扎心的来了,挂钩调整。这一块是按2024年12月养老金的1.3%来增。养老金3000块的,一个月多39块;养老金1万块的,直接多130块。你看,差距这不就拉开了?3000块的养老金,39块也就买个早饭,1万块的130块,都能请朋友搓一顿了。这哪是向低养老金人员倾斜,分明是越有钱越加钱。我有个老邻居,退休前是国企小职员,养老金2800块,算下来这次调整能多拿100块出头,高兴得不行,说能多买点水果。可我问了问另一个退休的部门主任,养老金9000块,他光挂钩调整就多120块,总共加了快200块。他说这钱也就够请老同事喝顿茶,压根没当回事。这差距,搁谁心里不膈应? 还有个倾斜调整,专门照顾70岁以上的老人和边远地区的人。这个听着暖心,毕竟年纪大的、偏远地方的,生活都不容易。政策里说,70岁以上每月能多几十块,边远地区也差不多。可具体多少?文件里没细说,各地执行也不一样。有的地方给70岁以上加50块,有的加100块,还有的地方压根没这政策。我老家有个亲戚,75岁了,住在山区,养老金2000多块,听说这次倾斜调整给他加了60块。他挺满足,说能多买点药。可我算了算,这60块也就够他吃半个月降压药,咋就感觉这倾斜有点站不直呢? 说白了,政策喊着倾斜,但实际操作还是向高养老金的人倾斜更多。3000块养老金的,加个100多块,占比3%多点;1万块养老金的,加200多块,占比2%不到。表面看,低养老金的人加的百分比高点,可实际金额差得远。100块和200块的购买力能一样?100块在小城市能买点米面油,200块都能整个小家电了。这不就是变相拉大差距吗? 我前几天在茶馆听几个老大爷聊这事,气得拍桌子。有一个大爷,退休前是公交司机,工龄38年,养老金才2600块。他说这次调整后,每月多110块,高兴了两天,回头一看物价,菜市场猪肉都涨到35块一斤了,这110块能干啥?旁边另一个大爷,退休前在机关单位,养老金8000多块,调整后多拿快200块,还笑呵呵说国家挺照顾咱的。这话听着,咋那么不是滋味呢? 其实想想,这调整方式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养老金高的人,当年交的多,退休前工资也高,按比例加点也能理解。可问题在于,喊着向低养老金倾斜,实际效果却像在锦上添花,这不就有点挂羊头卖狗肉了?低养老金的群体,很多是老工人、基层员工,年轻时累死累活,退休了还得精打细算过日子。这点钱加得再多,也就够多买几斤肉,哪能真改善生活?反倒是高养老金的,本身日子就宽裕,加的钱对他们来说不过是零花钱。 我还特意去网上翻了翻,看看大家咋说。结果发现,网上吵翻了天。有个帖子说,某地一个退休老教师,养老金4500块,调整后加了140块,算下来每月能多吃顿好的。可另一个帖子吐槽,养老金高的那批人,加的钱都够他们旅游去了,低的还是得省着花。还有人算了笔账,全国平均养老金大概3500块,按这政策算,平均每人加120块左右。可物价涨得比这快多了,去年CPI涨了2.5%,今年估计更高,这点调整不就等于没加? 我还查了查其他国家的做法。像日本,养老金调整会重点照顾低收入群体,固定加的钱占比更高,比例加的部分压得低。美国也有类似政策,低收入老人的补助直接跟生活成本挂钩,物价涨多少,补多少。咱这政策,咋就没学到这点呢?非得整得这么复杂,喊着倾斜,实际还是高高在上。 说到这,我想起小区里一个老奶奶,70多岁了,养老金1800块,平时省得不行,菜市场专挑便宜的买。这次调整,她算了半天,估计能多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