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轰-20为什么迟迟不亮相?因为现在战略轰炸机的地位太尴尬了,要是都上高科技的话,造价太高,而且我们还有升级过的六爷,便宜又好用。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时间倒回2016年,那会儿飞翼布局还是全球轰炸机的顶流。中国军工大手一挥:整!结果图纸刚定型,自家后院就爆出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弹体长度直奔7米而去。 设计团队盯着B-2同款弹舱直嘬牙花子——这尺寸塞进去得学印度叠罗汉?得,机身拉长三米重新建模,风洞数据全部推倒重来。 更扎心的是战场规则说变就变。当年吹爆的隐身神技,如今在量子雷达面前就像皇帝的新衣。珠海航展上刚秀完反无人机系统的中国军工,转头就给轰20加作业:超音速突防必须安排! 飞控软件工程师连夜改代码改到瞳孔地震,发动机团队抱着涡扇-15哭诉:说好的亚音速省油呢?现在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成本账更是算得人心惊肉跳。美国B-2的24亿美元单价至今仍是传说,中国军工掰着指头精打细算:复合材料要国产化,隐身涂层得搞模块化更换,连螺丝钉都要比着成本曲线生产。 看着福建舰下水的盛况,轰20项目组满眼羡慕:还是海军老哥会玩,咱们这吞金兽可不敢随便放出来遛。 最让战略参谋部纠结的是作战定位。当年畅想的跨洲际核威慑,如今被东风-41抢了风头;设想的踹门打击,无人机蜂群表示这活我们包了。 轰20团队急得直拍大腿:合着我们成备胎了?赶紧开发新技能——反舰要能打航母,电子战要压制F-35,最好还能客串太空战指挥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