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的流量是现象级的,但流量不等于钱。她的粉丝大多是云爸妈,喜欢她、支持她,但不一定舍得为她花钱。她的形象太纯真,像邻家小妹,适合公益广告或者亲民品牌,可高端品牌偏爱高级感。她年纪小,背后团队也不够成熟,接代言的事儿估计还得家长和教练拍板。想象一下,广告商来谈合作,可能得先过家长关,这多麻烦?而且,她专注训练,曝光多是比赛和短视频,商业运作的空间被压缩得像张A4纸。
孙颖莎就不一样了。她像个行走的吸金机器,粉丝黏性高得吓人。你看她的比赛,球风犀利,性格又稳,像个可靠的邻家大姐。她的粉丝不光会喊莎莎加油,还会掏钱买她代言的产品。她登《嘉人》那期,杂志卖到脱销,评论区全是为了莎莎必须支持。这说明啥?她的粉丝画像更精准,消费能力强,品牌一看就知道投她准没错。再加上她背后团队运作得像台精密仪器,时尚、运动、生活类品牌全都能接,商业版图铺得比地铁线路还广。
再说个有意思的点,孙颖莎的时尚感比全红婵强。不是说全红婵不好看,而是莎莎的形象更百搭。她能驾驭运动品牌的酷,也能hold住时尚杂志的范儿。全红婵呢?她的形象太国民妹妹了,品牌方可能觉得她适合卖酸奶,不适合卖奢侈品。这其实挺微妙的,商业价值有时候跟天赋没直接关系,更多看你能不能被包装成品牌想要的样子。
还有个冷知识,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跟项目也有关系。乒乓球是国球,关注度高,粉丝群体广,从小孩到大爷都爱看。跳水虽然也火,但受众更集中在比赛期间,平时讨论度不如乒乓球。孙颖莎的曝光机会天然多一些,品牌方自然更愿意砸钱。
但这事儿还没完。全红婵才17岁,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如果她能有个专业团队,把她的国民妹妹人设稍加打磨,代言数量追上孙颖莎也不是梦。问题是,流量这东西,来的时候像洪水,走的时候也悄无声息。她能一直火下去吗?还是会被新的妹妹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