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年,隋炀帝被叛军缢死。美貌的南阳公主落入了窦建德手里,岂料,窦建德“扑通”一声跪倒在公主裙下,公主见状,却说:“我的儿子,只有10岁,还是杀了吧!” 这世道,能把一个母亲逼到亲口索要儿子性命的地步,该是何等的残酷与绝望!这寥寥数语背后,藏着的是一个王朝的覆灭,一个女人的血泪,以及在乱世中人性被极致扭曲的悲哀。 南阳公主,这位隋炀帝杨广的爱女,曾经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金枝玉叶。史书上虽未详载其名,但“南阳公主”这一封号,便足以勾勒出她曾经的尊贵。 她的人生,本该是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然而,她偏偏嫁给了宇文士及,那个后来参与弑杀她父亲的宇文化及的亲弟弟。这场政治联姻,在当初或许是强强联合的考量,谁曾想,竟成了她一生悲剧的开端。 公元618年,江都宫变,宇文化及缢杀了隋炀帝。那一刻,南阳公主的天,塌了。她的父亲,大隋的皇帝,竟然死在了自己夫君的家族手中。 国仇家恨,一瞬间全部压在了这个弱女子身上。她眼睁睁看着宇文家沐猴而冠,拥立假皇帝,然后又带着包括她在内的隋朝宗室和后宫妃嫔,一路仓皇北上,企图建立自己的割据势力。 路途之上,颠沛流离,人心惶惶。宇文化及的军队军纪败坏,不得人心,很快便在魏县被另一支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击败。宇文化及兵败被杀,而南阳公主,则连同她的儿子宇文禅师,一同落入了窦建德的手中。 窦建德,这位出身草莽的枭雄,面对昔日帝国的公主,出人意料地选择了跪拜。这份“礼遇”,在南阳公主看来,恐怕更多的是一种姿态,一种对前朝皇室身份的最后一点象征性尊重,或许,还夹杂着几分对未来棋局的考量。但南阳公主的回应,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我的儿子,只有10岁,还是杀了吧!” 这话从一个母亲口中说出,何其残忍!宇文禅师,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骨肉,是她在这乱世中唯一的亲人。她怎会不爱?可她更清楚,宇文这个姓氏,如今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她的儿子,身上流着宇文家的血,这就注定了他未来的命运多舛。 她恨宇文家,恨他们毁了大隋,更恨他们让她从云端跌入泥沼。加上她对这乱世的绝望,以及对儿子未来命运的清醒认知。窦建德虽然暂时礼遇她,但宇文禅师的存在,对窦建德而言,始终是个隐患。 留着他,将来难免不被有心人利用,成为窦建德政权的不稳定因素;或者,可能的是,在某一次政治清洗中,悄无声息地消失。 与其让儿子在无尽的恐惧和猜忌中苟活,或者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不如由她这个母亲,亲手斩断这份孽缘。这是一种何等悲壮的“保护”! 后来,宇文士及辗转也投降了窦建德。窦建德让他们夫妻相见。南阳公主一见宇文士及,便痛斥其家族弑君之罪,并命人将其赶走,至死不愿再见。这份决绝,可见她心中之痛,之恨。 再后来,窦建德兵败于李世民,南阳公主辗转回到了长安。经历了这大起大落、国破家亡、丧子之痛后,她对这个世界大约是彻底失望了。史载她最终出家为尼,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南阳公主的故事,是那个风雨飘摇年代里,一曲令人扼腕的悲歌。她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子,只是在国仇家恨与残酷现实面前,她做出了一个旁人难以理解,却又似乎是唯一能让她在乱世中寻得一丝“清净”,并与罪恶的过去彻底切割的选择。这选择的背后,是无尽的血与泪。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隋书·南阳公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