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军区政委返乡想报杀母之仇,毛主席心知肚明,大手一挥:把425团带去! 陈正人回到家乡的时候,已经是解放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刻。他带着满腔的热血与责任感,准备完成毛主席交给的任务——剿匪、稳定江西。而他心头最迫切的目标,不只是消灭那些地方豪强,更是要为母亲报仇。 水深火热的战争岁月里,陈正人与肖家璧有着深刻的恩怨。肖家璧曾是江西遂川的地方恶霸,手握地方武装,凭借财富与关系获得了不小的政治资本。 战斗过后,肖家璧依然盘踞在江西一带,依靠自己在地方上的势力与国民党合作,继续剿杀共产党员。曾经在井冈山时期,毛主席和他也有过几次激烈的对抗。 肖家璧不仅屡次对毛主席的队伍进行围剿,还亲自带领自己的部队追击秋收起义的部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即使如此,肖家璧从未能真正消灭起义军,而是因过于依赖人力和装备的优势,最终屡屡失败。 在解放军迅速攻占江西后,肖家璧察觉到自己与毛主席的恩怨恐怕很难再躲得过。他开始聚集自己的残余势力,在蒋介石的支持下拉起了几千人,计划顽抗到底。然而,解放军的势头如洪水猛兽,肖家璧的武装完全无法抵挡,迅速被击败。剩下的那些人也只能四散逃入深山老林。 肖家璧逃入了石公坑附近的山脉,那里地形复杂,他自认为可以凭借这些山林逃脱追捕。然而,他低估了一个问题——当地的百姓早就对他满腹仇恨。 过去几年来,肖家璧的暴行已经让人民怨声载道。当地的百姓知道肖家璧藏匿的地方,纷纷向解放军通报了他的行踪。 这时,陈正人接到了毛主席的指示,要求他务必消灭肖家璧。毛主席不仅考虑到这是陈正人的个人恩怨,也认为肖家璧的存在会对江西的安定构成威胁。于是,陈正人毫不犹豫地安排了425团的部队,开始围捕肖家璧。 425团的战士们在陈正人的指挥下,踏入了遂川的山区,按照群众提供的情报开始大范围搜查。日复一日,山林中每一寸土地都不放过。肖家璧最终没能逃脱,他那点昔日的威风在解放军面前几乎不存在。面对困境,他试图反抗,但解放军早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将他生擒。 最终,肖家璧被带到了遂川水南中学的操场上,面对着成千上万的群众,接受了公开审判。无数曾经被他迫害的群众站了出来,控诉他的种种恶行。原本肆意横行的肖家璧,直到最后,也没能逃脱应得的惩罚。他在众人的注视下被执行了枪决。 陈正人站在一旁,看着曾经让他痛失亲人的仇敌被惩处,心中不禁有了些许的平静。多年的仇恨终于得到了报复,他也完成了母亲未能完成的愿望——给她复仇。 陈正人不仅是在为母亲报仇,更是在为那些无数为了革命而牺牲的战士们复仇。他深知,这场仇恨的背后,不仅是个人的恩怨,还有为理想和信念而战斗的革命精神。 这场审判,标志着江西的彻底解放,也意味着陈正人内心的那块伤疤终于得以愈合。虽然他知道,肖家璧的死并不能让所有的痛苦消失,但至少,这是一种象征——象征着正义的回归,象征着为无数死难者讨回了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