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海口市人民医院医生关爱失聪患者,写字板架起一座无声桥梁

本报讯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病房里,一块小小的写字板,架起了一座跨越无声世界的桥梁。16岁起便患病的肖先生如今已40岁出头,因长期疾病导致失聪失语,他只能通过写字板与人交流。今年4月,他因肺部感染第4次住进海口市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曾慈梅团队不仅精准制定治疗方案,更用耐心与爱心化解沟通障碍,让这个被命运按下“静音键”的患者,在冰冷的医疗仪器间感受到温暖的回响。

“他听不见,也说不出话,但曾主任从未少过一句关心。”肖先生的父母感慨道。4月20日晚,肖先生父母因故未在病房,曾慈梅来到病床前,用写字板主动与他交流,安抚其情绪。这样的场景并非偶然,家属多次见到夜幕降临后,曾慈梅仍在病房楼内与家属沟通,“万家灯火亮起,她的白大褂还没脱下。”

更让这个家庭记忆犹深的是,去年8月肖先生出院时,曾慈梅特意叮嘱要密切监测血氧和白细胞指标。正是这一提醒,今年4月肖先生血氧降至91%,白细胞升到19×109时,家属果断送医,最终仅用9天便在普通病房控制病情,避免了重症监护室的煎熬。

对于从北方退休定居海口的肖先生父母而言,儿子的病痛曾让生活蒙上阴霾。然而,医护团队的专业与温情成了照进困境的一束光。

他们清晰记得,曾慈梅因担心失聪失语的肖先生无法及时呼救,专门叮嘱护士加强巡房,“方方面面井井有条,连焦虑都被抚平了。”

近日,当肖先生父母将印着“您的爱心让患者和家属安心”的锦旗交到曾慈梅手中时,在场者无不动容——锦旗背后,是一场持续多年的生命托付,是一群白衣天使用医术与仁心写就的承诺。(记者钟起的编辑王珊李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