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0年2月,一场欢迎苏联空军的宴会在济南举行,但气氛却有点古怪。宴会刚开始没

1950年2月,一场欢迎苏联空军的宴会在济南举行,但气氛却有点古怪。宴会刚开始没多久,就有不少苏联人醉的不省人事,没喝醉的也面有难色。但主人只要敬酒,苏联人还是会立即干杯,绝不含糊。他们的酒杯很大,而且喝的都是中国高度白酒。 那时候是二月,济南冷得跟冰窖似的,但气氛却是又庄重又喜庆。为啥呢?山东军区和省政府为了招待苏联空军训练团的哥们儿,那是下了血本,整了个超级豪华的宴席。大酒杯、烈酒,还有乐队吹拉弹唱,那叫一个热情。可随着“为斯大林健康干杯”的喊声此起彼伏,原本热闹的场面就开始变得有点微妙了。 苏联朋友们那表情,那叫一个复杂——有的硬撑着,有的直接趴桌上了。但他们外交礼仪学得那叫一个扎实:只要听到“为斯大林健康干杯”,清醒不清醒都得干了那杯酒。酒杯大得吓人,酒烈得要命,这些来自冰天雪地的战士们哪受得了啊。没一会儿,好几个就醉得找不着北了,剩下的也是东倒西歪,靠同伴扶着才没倒地上。但他们愣是一个人都没跑,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对领导的尊重,也是对兄弟情谊的坚守。直到团长瞅见队伍快散架了,这才大手一挥,批准大伙儿提前开溜。大家伙儿跟逃出生天似的,脚底抹油就撤,虽然走得东倒西歪,但那股子军人的范儿愣是一点没丢。后来中方才弄明白,原来外交场上规矩大着呢,就那祝酒词,得最高领导人才能给斯大林或者毛主席的健康举杯,还只能来一回。结果那会儿咱们经验不足,这词儿跟不要钱似的往外蹦,愣是把客人给整得压力山大。 虽说这场宴会有点小插曲,尴尬癌都快犯了,但两国人民的感情深似海,这点小事儿根本不算啥。那些苏联教官,那可是实打实的中国好哥们儿,白天忙着给咱们飞行员当教练,晚上还得兼职俄语老师。多年后,蒋杰这老哥儿们在回忆录里感慨:“这一出,既是挨了个闷棍,也是上了一课啊!”说不定,真正的铁哥们儿情,就是这么在摸爬滚打中,越来越瓷实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