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这二天又支楞起来了,本想膝一软跪下就万事大吉了,奈何跪下后才发现,还得爬下。 看看2022年那会儿,革命卫队还满世界喊“美国去死”,今年新总统佩泽希齐扬就屁颠屁颠跑去联合国大会喊话要和谈,这变脸速度比特朗普推特删帖还快。 可欧美压根不接茬,反手就把石油出口量从每月200万桶压到40万桶,搞得伊朗老百姓现在拎着麻袋装钞票买大饼——通货膨胀率飙到60%,钱比擦屁股纸还不值钱,更是将伊朗想要通过卖资源发家致富的路堵得严严实实,着实让伊朗急坏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伊朗的态度在短短25天,变得就像翻书一样——4月23号,伊朗的外长在北京一趟顺利走完后,带着中国给的“我们支持你们好好用核能”的大礼包回家了。5月15号,伊朗一下子说,他们保证不会再搞核武器,想换美国松绑经济限令。 伊朗国内外的压力接连不断,仿佛一记记重锤落在他们的心头。面对外界的挑战和质疑,伊朗原本打算表现得冷静自若,认为“让步”或许是解决困局的最佳选择。 事实证明,简单的低头并不能化解眼前的风波。低下头之后,反而发现,更多的麻烦接踵而至。就像是在一场复杂的博弈中,棋盘上的每一步都被预先设定好了,无论怎么调整,似乎都少了几分灵活性。原本以为这一次低姿态可以让局面平稳些,然而事与愿违。对于伊朗来说,跪下并没有让它“安心”,反而像是给自己设置了更多障碍。 因为伊朗的妥协直接将整件事情的主导权完全交到了美国的手上,而自己却完全沦为被动的一方,那么,事情的走向就完全取决于接下来特朗普的下一步决策,实际上,特朗普也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国内要求彻底扼杀伊朗核潜力;另一方面,国际又要求中东地区的和平。 如此一来,特朗普一边宣称“愿意谈判”,一边持续加码制裁。除了核问题外,美国还试图将弹道导弹计划以及支持地区武装力量纳入谈判要求,要求伊朗停止研发射程超过500公里的导弹,并终止对胡塞武装、真主党等组织的资助。然而,这直接触及到了伊朗的国家安全底线。 这不急你让人感慨:如果伊朗早些年就成功研制出核武器,今天特朗普与其交谈的方式肯定会大不相同。回望伊朗如今的困境,不得不让人敬佩当年决心铸就原子弹的先辈们,是他们的坚持为我们建立了坚强的底气,使我们能够挺胸抬头面对美国。 “妥协”也许能够让他们摆脱外界的种种压力一时,却并非一世。因为外界并不会因为你低头而停止打压,反而是把你推到了更加复杂的局面。也许,跪下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不仅是低头,还得从地上爬起,继续与局势周旋。 对于伊朗现如今所面临的局势,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