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重庆,男子当网约车司机,说好的8700元保底工资,最后到手只有900元,并且自己

重庆,男子当网约车司机,说好的8700元保底工资,最后到手只有900元,并且自己还出了2000多的电费,实际上亏了1000多。 据天天630新闻5月20日报道,杨先生最近赋闲在家,心里十分着急,毕竟家里等着用钱开支。

这时,一个熟人向他介绍:“你要不然去开网约车吧,来钱快。”杨先生说:“不行呀,我没车,要是再去买一辆,还要背债。”

朋友说:“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有的公司不用你买车,直接给别人开就行,一个月下来,怎么也能挣几千上万。” 走投无路的杨先生来了兴趣,说:“哪有这样的好事?”熟人说:“我有朋友在网约车公司上班,你加他联系方式,让他给你说说具体情况。” 后来,对方发来信息,表示纯给公司开车,维修费、保养费、保险费这些都由公司承担,并且开车中途充电,每个月还有电补。

杨先生看了后心动了,还看到一个月有休息时间,只需上26天班,有4天假期。最后又看到保底工资8700元,如果全勤还会加500元,每天工作时长8至10个小时。 杨先生心想,既然要挣钱,每天开这么长时间也没问题,现在工作不好找,钱也不好挣,只要签下合同,自己肯定会认真干。

于是,杨先生到公司签了合同,把车开回去,每天6点钟就出发,几乎每天都开8至10个小时。杨先生想着,哪怕每天接的单不多,但时长够,到时候也能拿到8700元全勤奖。 可是到了领工资的时候,他才发现8700元变成了900元,而且也没有电补,自己还出了2000多的电费,算下来倒贴了1000多。

于是,他赶紧找到公司讨要说法:“你们宣传的和实际不一样啊!”

公司称,杨先生4月11号入职,到4月30号不是整月,所以没有按照合同内容执行,而是按照每天抽150元抽成来结算。这样算下来,除了抽成,杨先生就只能拿900多了。 杨先生说:“不对呀,我即使没有干满一个月,这个抽成之前也没听说过。”

但对方直接拿出合同:“你看,我们的结算方式写得明明白白。你没干满一个月,不符合不支付抽成的条件,自然要扣除这笔钱。” 杨先生说不过对方,直接找了记者帮忙讨要说法。而对方理直气壮地说:“当时我们签了合同,你看看合同内容。

如果不抽这150元一天,那就必须每个月达到1万的流水,或者每天接28单,再或者服务时长十个小时。”

杨先生说:“我总的服务时长达到了这个数,为什么不按这个标准结算呢?”对方解释:“杨先生即使没干满一个月,也没办法给他8700保底。

他说的服务时长是出车到收车的时间,而我们说的十个小时是有效时间,就是有乘客坐车时开车的时间,通俗点说,是每一单用时加起来的时间。” 杨先生一听就急了:“要是按乘客在车上的时间算8至10个小时,谁受得了?不可能乘客一个接一个上,中间还有很多无效时间,一天下来根本达不到这个有效时间!

再说,一天也没那么多顾客,你们这个合同完全是骗人的!”记者也觉得不合理,再次问对方:“你们这个时长说法前后不一,有没有给杨先生说清楚?”

工作人员说:“杨先生都几十岁了,是成年人,合同上写得清清楚楚,他自己不看,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杨先生承认,当时是熟人介绍,太相信对方,他们合同已经签好字,直接让自己盖章,所以没多想。

大家翻看合同,里面确实把服务时长解释得很清楚,结算方式也表述明白,同时也说明了不是整月按每天150元抽成。

最后,杨先生无奈表示,后悔自己当初没看清合同,以后再遇到类似事情,一定要逐字逐句理解,否则吃亏的还是自己。

1、网约车公司未按承诺支付保底工资,合法吗?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网约车公司和杨先生约定了8700元保底工资,就应该按约支付,只给900元明显违法。

杨先生有权要求公司补齐差额,公司要是拒绝,杨先生能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甚至向法院起诉维权。

2、合同中工资结算方式条款,没提前告知杨先生有效吗?

《民法典》第496条,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重复使用预先拟定,订立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要合理提示对方注意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

网约车公司合同里关于非整月工作按日抽成结算工资的条款,属于格式条款。要是公司签合同前没合理提示杨先生,该条款对他可能不产生效力。

杨先生可以主张按原承诺工资标准结算,要是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定条款是否有效。

3、杨先生应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杨先生可先与网约车公司协商,指出公司未按承诺发工资和未提前告知关键条款的问题,要求公司按约定支付工资和电补,退还不合理扣除费用;协商不成,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过程中,杨先生要保留好合同、工资条、工作记录等证据 ,以便维权。

对此,大家又怎么看呢?文中人物为化名,

评论列表

平凡兔
平凡兔 1
2025-05-21 23:23
啥叫保底工资?保底是不管你怎么结算,都得达到这个数。所以律师建议保底告也没用,合同里肯定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