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2025年四川省“双向揭榜挂帅”第二批榜单正式发布,聚焦“企业找技术”的创新需求,天府新区共有8家企业提出技术攻关需求。
这些企业都提出了哪些技术需求?
技术需求的背景又是什么?
本期我们聚焦
成都市易冲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起来看
↓↓↓
在全球低碳经济转型的浪潮下,高可靠性电源管理芯片的市场需求正急剧增长,尤其是在工业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在此背景下,成都市易冲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冲半导体)提出了基于国产化的电源管理芯片全自动化测试平台的技术需求,期望通过技术创新,打破现有瓶颈,提升产品竞争力。
发布技术需求基于国产化的电源管理芯片全自动化测试平台
易冲半导体目前需要开发一款基于国产化的电源管理芯片全自动化测试平台,该平台需具备快速准确检测芯片各项性能指标的能力,同时满足高度自动化、灵活性及可扩展性要求,以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并实现良好的生产成本控制。
“目前,我们的测试方法存在效率低下、精度不足的问题,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及技术进步的要求。”易冲半导体相关负责人表示,“既往测试平台无法全面覆盖芯片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评估,开发专为高可靠性电源管理IC设计的测试平台成为当务之急,这不仅能解决现有技术瓶颈,还能为未来技术迭代和应用场景扩展提供更大空间。”
突破技术瓶颈应对复杂测试挑战
随着电子产品升级迭代速度加快,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攀升,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将显著扩大。在中国,政府政策支持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组件之一,电源管理芯片对于确保电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易冲半导体相关负责人指出,“高可靠性PMIC需要满足如AEC-Q100等严苛的行业标准,这些标准对芯片的设计、制造、测试等方面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在保证极高质量的同时,以较低的测试成本快速保证量产出货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问题。”
电源管理芯片的应用环境复杂多变,特别是在汽车等高规格电子设备中,温度范围宽泛(-40℃至150℃)。因此,测试必须涵盖从极端低温到高温的工作状态,并考虑到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瞬态情况,如电压电流过载、热失控等。此外,PMIC集成了多种功能模块,每个组件都有独特的电气特性,不同产品规格各异,导致测试项目多样,进一步增加了测试方案定制化的难度。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ATE测试平台需要提供非常高的测量精度,同时要实现快速测试以提高生产效率。”易冲半导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对测试设备的硬件设计和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汽车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通常较长,除了初期的功能性测试外,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老化试验来评估其耐用性。这类测试往往耗时较长,但却是保证产品长期稳定运行所必需的。如果能在ATE测试平台上找到合适的可靠性测试替代方法,则可以大幅降低测试成本和生产周期。”
携手多方力量实现技术与市场突破
为解决技术瓶颈,易冲半导体希望通过“揭榜挂帅”活动联合高校、科研机构或技术团队,攻克高可靠性电源管理芯片测试平台的自动化、高精度与低成本难题,借助外部技术力量,快速实现技术落地。同时,确保测试平台研发成本可控,最终测试成本不超过芯片总成本的20%。
易冲半导体目前已制定明确的发展计划,若成功引入所需技术,短期内,公司将优先完成测试平台的开发与验证,实现车规等高可靠性电源管理芯片的全自动化测试,并同步推进与国际汽车厂商的合作,加速产品进入其供应链体系。未来3—5年,公司将重点开展市场扩展、技术迭代和生态构建三大任务。
易冲半导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场扩展方面,我们计划通过技术优势巩固国内高端电源管理芯片市场,力争占据30%以上份额,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成为全球车规等高可靠性芯片测试解决方案的标杆企业。在技术迭代方面,我们将基于测试平台积累的海量数据优化芯片设计与工艺,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并探索AI驱动的智能测试算法,力求实现测试效率的指数级突破。在生态构建层面,我们拟输出标准化测试技术规范以推动行业规范化,同时联合电池厂商、整车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同搭建车规芯片生态系统,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