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财经分析]为何一张“出海”大单能持续催化创新药板块?

新华财经北京5月21日电(记者闫鹏)受益于三生制药“出海”斩获60亿美元大单消息影响,近日创新药概念持续走强。截至21日收盘,三生国健走出三连板,舒泰神、康弘药业等多股涨停,赛升药业、贝达药业、君实生物等跟涨。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业绩持续释放、支持政策推动和AI赋能,创新药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双重修复,创新药的配置价值突显。

创新药企业绩和估值回温

5月20日,港股创新药企三生制药公告称,其与辉瑞公司就前者自主研发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签订了独家许可协议。根据协议,三生制药将获得12.5亿美元首付款及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款,创下国产双抗药物海外授权首付款纪录。

交易公布当天,三生制药股价应声大涨32%,带动港股恒生医疗指数ETF大涨3.94%。截至5月21日收盘,三生制药子公司三生国健斩获三连板,创新药板块在过去两日涨幅均居所有板块前列。

今年以来,以License-out(对外授权)为代表,中国创新药“出海”BD(商务拓展)交易升温,包括恒瑞医药、石药集团和翰森制药等传统药企都在不断向海外输出创新成果,单笔交易金额屡破百亿美元。

根据医药魔方NextPharma数据,2025年一季度,国内药企达成41笔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达369亿美元,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自2015年以来,中国原研创新药数量已累计至全球第一,2024年单年度临床占比已占全球30%。

2021年年初,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自高点开始调整,持续时间长达4年。在经历行业洗牌之后,今年以来创新药企业绩捷报频传——

恒瑞医药实现营收279.85亿元,同比增22.63%,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增47.28%,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61.78亿元,同比增49.18%,验证创新药板块业绩回暖趋势。

华夏基金认为,随着多家创新药企业发布盈喜以及一些头部企业实现减亏或扭亏为盈,中国创新药行业似乎迎来了价值重估的关键转折点。同时,国家对创新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包括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等方面,这些都为创新药板块提供了积极的发展环境。

机构看好创新药主线行情

“产业的趋势是股价走势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依旧看好创新药产业,也看好创新药产业链的投资价值。”银华基金经理马君说。

在马君看来,得益于工程师红利和效率优势,国产创新药依然是价值洼地,人均临床研究成本仅为跨国公司的30%至50%,使得MNC越来越倾向于在同靶点产品中选择中国资产,国内创新药产业的竞争力具有持续性。

同时,政策端暖风频吹,从医保谈判规则优化到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政策环境已从“控费为主”转向“鼓励创新”,为行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

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创新药多元支付政策方面有望迎来边际变化,2025年预计成为政策落地转折年。首先首版丙类医保目录年内推出,其次在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及进一步支持创新药政策有望落地新举措,全链条支持创新药政策持续深化,加快推进创新药高质量发展。

日前,已有不少机构开始陆续发布看好创新药行业复苏的研报。国金证券认为,创新药和部分仿创药继续是布局的重中之重,商保目录政策变化、集采/国谈预期落地,以及美国肿瘤会议(AACR和ASCO)数据公布都将继续带来后续股价催化机会。

民生证券表示,中国本土医药创新逐渐进入收获期,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继续重点看好医药创新主线,同时医药板块基本面持续向上复苏,看好医药消费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