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为什么洪承畴会投降于皇太极呢? 因为在崇祯时期,能保证不投降皇太极的只有对明朝有

为什么洪承畴会投降于皇太极呢? 因为在崇祯时期,能保证不投降皇太极的只有对明朝有坚定忠诚的儒教真信徒。别说对面只是个皇太极,就算对面是李世民、赵匡胤都不会投降。这类人的代表就是长山之战后被俘,一直被皇太极宣传为当代文天祥的张春,实际上在内心深处已经认输了,甚至还在践行自己的人生观的同时又给清朝培养了一批人才,但在得知松锦之战爆发后还是忍不住追随了自己的信仰,自杀明志。 卢象升和孙传庭也大概属于这类人,卢象升在绝望之际选择让部下逃走,自己战死。孙传庭比卢象升更忠诚甚至更极端,一个文官战死能给敌人什么损失?孙传庭选择亲自操刀逼迫士兵强行防守,就算自己死也要给崇祯起到最大价值的死,结果最后是怎么死的都成了个未解之谜,大概是被逼疯了的逃兵杀了,还扒了衣服,尸体都找不到了。而很清楚的是,洪承畴不是这类人。有个明显事例就看得出,洪承畴在信仰和个人得失面前,更注重个人得失。 这个明显事例就是,在卢象升找死的那次清军入关抢掠时,崇祯召洪承畴和孙传庭勤王。孙传庭一路狂奔,提前就位,然后被崇祯委派驱逐清军进而蹲诏狱。孙传庭他不知道后果吗?要么就是你得改名孙悟空能立马抢着金箍棒打败清军,要么就乖乖打吃力仗然后蹲诏狱。孙传庭是知道的,但他依然选择蹲诏狱。因为他受过的教育和他的信仰,不允许他不忠诚。而洪承畴知道谁勤王谁蹲诏狱,他也知道他不想蹲诏狱,于是磨磨蹭蹭,直到清军撤离前后才来了。 还有个明显事例就是,孙传庭才智过人,但他从未想过忽悠崇祯,借力打力,对部下孙传庭是用尽了手段进行控制,对崇祯,孙传庭全部实话实说,顿顿挨崇祯的骂,导致孙传庭干啥都很被动。要不是陕西三边总督连着死让孙传庭有机会重新掌握秦兵,孙传庭很可能会在带着五千京营南下后提前去世的。 而洪承畴则非常擅长欺诈,为了避免崇祯逼他决战,洪承畴前后几次假装自己要集结大军出关,吓得群臣接连弹劾洪承畴要妄开边衅。洪承畴想用这个借力打力,警告崇祯三思,靠着这一招磨了一段时间,直到被皇太极用张存仁的战略破局,逼的崇祯必须决战。 洪承畴困守松山饿得皮包骨头眼睛昏花时,就已经有人举报明军中有人暗通清军要献城门了,洪承畴以敌众我寡形势不利,要大家团结求存的理由,不准部下互相举报。一来洪承畴这个也有道理,这时候了要还互相举报质疑,只怕清军没来大家都要内讧完蛋了。但还有一个原因,大概洪承畴已经准备摆烂,做好了投降准备了。松锦之战时,经常接触清军的前线明军官员士兵,其实都已经对投降清朝没啥抵触了。 这一仗居然没有像长山之战一样出来一个宁死不降的张春,没投降的如曹变蛟、王廷臣等人,都是豪格接到皇太极命令后弄死的,换句话说,都没有进行劝降。而洪承畴,至少还象征性反抗了几天,一直假装自己宁死不降想获得皇太极亲自招降,野史上吹牛说皇太极让后世闻名的孝庄太后美人计色诱了洪承畴,实际上现实比这个还搞笑。就是洪承畴一直装着不投降,结果发现清朝上层既不杀他也不搭理他,最后是他自己急了,然后主动融入的。 说个地狱笑话就是,皇太极可能想着洪承畴是下一个张春,也就抓了后养活,然后借以宣传自己不杀忠臣。结果没料到,给他儿子捡了个宝。#夏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