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没有假如,但是岳飞太屈了。那么一位举世无双的国士惨死在风波亭里,还有他的儿子人称银锤小太保的岳云,那可是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主,另外一个就是手下的大将张宪,武功与陆文龙无二,这都是大宋朝的擎天白玉柱。 假如岳飞不奉诏,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不是一直心心念念的是迎请二圣回朝吗?既然两个皇帝还没有迎接到,你为何半途而废?宋徽宗是赵构的父亲,宋钦宗是赵构的哥哥,无论如何你也要完成你的历史使命,直捣黄龙府,你没完成你的历史使命呀? 假如岳飞不奉诏,那么“收复失地,还我河山”的愿望就有可能实现。你是一个明白人,如果你打到金军的老巢,像卫青霍去病一样,打得金兀术抱头鼠窜,让金军割地赔偿,然后退到游牧民族聚集地,然后手握重兵,清君侧,把秦桧老贼给拿下,这个时候全天下的老百姓会有多少人感念你的恩德。 假如岳飞不奉诏,那么就不会有“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的诗句,就不会有人写下“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的诗句,放眼九万里江山,到处都是大宋朝的领域,各族人民欢欣鼓舞,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这样的景色不好吗?想做官,你就做。不想做官,就隐居。 假如岳飞不奉诏,那么金人就不会如此猖獗,可知道北宋灭亡皇亲贵族过的是什么日子?徽宗钦宗被金俘虏,其皇亲国戚、皇子、公主、妃嫔、大臣共约三千余人被押送至北方。男俘大都为奴,皇室贵族岂会适应奴役!大都凄惨死去!女俘被沦为奴、娼等,均不得善终!金国大臣看到任何女子,不管你是谁家的千金小姐,大家闺秀,名门望族,甚至公主,皇后,都可以拿来享用,否则暴尸街头,让人惨不忍睹。岳飞不奉诏,打到金军腹地去,这就是靖康耻,可以雪,臣子恨,此时灭。血债还要血来偿。 历史上总有这样的例子,你像朱元璋,在软蛋韩林儿手下为官,就不喜欢韩林儿的性格,最终把韩林儿沉下海底,自己做了大明天子,然后率军那叫一个爽。此时他把军事大权交给徐达,徐达挥军北上,开始向元朝军队进攻。打败了元朝的诸多名将,活捉了很多王公大臣,直至打到北京城下。这时候徐达和元朝名将王宝宝开始决战,并最终打败了这位元朝第一名将,将元朝的政权彻底推翻。攻下北京城以后徐达继续进攻陕西和山西一带,在这里和元朝十万大军相遇,并击败元朝军队。徐达还在明朝建立后作为统帅进入蒙古复地作战,在那次战役中也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而后还有一个蓝玉,也是一个非常了得的名将,就看1388年的大战,蓝玉率领王师15万向北征讨,大军出大宁,进至庆州,探知元主在捕鱼儿海。蓝玉命王弼为前锋,率骑兵迅速逼近敌营。敌人以为明军缺乏水草,不能深入,故未加防备,加上大风扬起沙尘,白天都看不见什么。所以,明军的行动,元军毫无察觉。 王弼率军突然冲至敌营前,元军大惊,仓促迎战,大败,太尉蛮子等被杀,其部众皆降,仅元主与太子天保奴等数十骑逃走。蓝玉派精锐骑兵追击,但未追上,仅俘获其次子地保奴、妃嫔、公主以下百余人,后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马、驼、牛、羊十五万余头,并焚毁其甲仗蓄积无数。 假如岳飞不奉诏,做一个像朱元璋这样的开国明君,不也能够让宋朝百姓过上好日子吗?看看当时老百姓在金国统治下过得怎样一种生活。最起码自己一家也不会像今天这样惨死,自己的军队也不会像今天这样衰败? 当然了假如岳飞不奉诏,那么历史就会改写,岳飞也不会是自己上这样让人感觉非常遗憾的英雄形象,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可惜当时金国还没有破,岳飞的战功远远不如韩信,甚至不如范蠡与文种,这种知音少,弦断无人听的哀怨不知道谁能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