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咨询:5年级,每周都有做2篇阅读习惯,基本不丢分,对于写作,写景状物类比较好,写人记事有时感觉很难,小谢老师,这样我们该怎么规划? 这个案例是去年12月份咨询的,我用了150天的时间,带着孩子构建了系统的散文体系。 首先,5年级属于小学高年级,往初中的方向来的,我是帮助孩子往初中的方案进行规划的。 其次,这里孩子很自律,每周都会有2篇阅读理解训练,而且基础很好,阅读训练也过关,做到基本不丢分,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做阅读题的时间把握问题,虽然说孩子能把题目的准确率提得很高,但是每篇阅读花费的时间总是超过30分钟,这速度比较慢,考试中,会挤掉写作的时间,所以,我带着孩子用3步法,并且控制在18分钟内完成一篇阅读。 第三,写作版块,孩子出现的偏类型情况,所以,会导致他发挥不够稳当,小学阶段以记叙文写作为主,无非就是写人记事和写景状物,当初我看了孩子的写作,写景状物的文章语言很优美,修辞手法、精妙的动静结合和五感法运用得得心应手。 但是,写人记事类型的内容,就出现比较多的细节小问题,要么不懂怎么刻画人物特点;要么写事例侧重点不突出;要么素材排列上,有些头重脚轻;要么就是结尾上,草草了事。 基于以上情况,我就开始带孩子进行散文精读学习,就是以抒情和回忆类型的文章为主,在这150天里,主要散文的结构类型、散文的情感表达、散文的人物刻画、散文的事件串联,同时加上唐宋八大家的经典古文,所以就从现代文到古文一条线打通了,而这一打通不仅提升了写作能力,其实更重要的是为初中打下比较扎实的文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