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东方妍美冲击港股IPO,港交所或将迎来“港股再生医学第一股”

近日,东方妍美(成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妍美”)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登陆香港主板上市,建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东方妍美聚焦再生医学材料的开发、转化及应用,以及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的研发。

根据招股书披露,东方妍美持续深耕再生医学材料领域,已累积包括聚合物材料及再生生物材料(如ECM和dECM)的研发、改性及制备以及微球的研发及制备等关键技术,并基于材料研发拓展创新产品应用,目前拥有再生医学材料注射剂及再生医学材料医用敷料及补片两大产品线。

值得注意的是,东方妍美所聚焦的再生医学领域作为前沿医学领域,主要利用生物再生材料、组织工程技术,恢复、维持或替换因疾病、损伤、老化或先天受损组织及器官功能的前沿医学领域,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和生产壁垒。

在过去十年中,全球再生医学市场经历了快速增长,而中国的再生医学市场亦受到国家利好政策的扶持与推动。早在“十三五”规划期间,科技部便设立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专项,突破创新性组织重塑和再生性医疗器械的关键技术难题。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更是围绕再生医学与生物材料领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21年,《「十四五」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规划》将再生医学列为多种疾病的重点技术发展方向;2023年,《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加强再生医学在内的医学前沿技术;2024年,《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透过加速再生医学的研发及应用来发展抗衰老产业。这都推动了再生医学的快速发展,生物再生材料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能和可靠的生物安全性,在临床应用上发展很快、商业化确定性更强,技术成果转化路径也更清晰。生物再生材料在骨科、创伤修复、医美等领域的应用已日趋成熟,未来产品创新可能会拓展到器官再生、角膜再生、牙齿再生、软骨再生、血管再生等领域。未来,多材料、多技术、多产品线布局,形成再生医学生态圈,将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经过十年的积累,东方妍美在再生医学材料和器械领域掌握了关键技术,并完善了生产配套。据悉,东方妍美拥有13款III类医疗器械候选产品,包括核心产品XH301及用于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候选产品XH321,用于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交联ECM候选产品XH322。公司在江苏沭阳建有再生医学医疗器械生产车间,综合年产能可达1,000万剂;位于成都的再生材料生产车间也正在建设中,该车间涵盖生物材料和高分子材料,预计2026年一季度建成投产,这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再生医学产业链的布局,提升研发、生产综合实力。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是为满足食物摄入量有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殊疾病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求而专门加工及配制的配方食品。特医食品在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轻国民医疗负担上的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特医食品渗透率显著低于美国等其他主要市场,特医食品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在特医食品业务板块,自成立以来,东方妍美持续推进市场布局。2021年,东方妍美取得首款特医食品产品的注册批准,目前布局7款特医食品产品,包括针对肾病、糖尿病、慢性肺阻塞的3款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东方妍美是于我国获得特医食品市场批准的首批市场参与者之一。

在特医食品研发能力方面,东方妍美具备所有三类液体及乳剂特医食品的研发能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其乳剂产品能量密度可达1.5kcal/ml至2.0kcal/ml,显著高于市场标准的液态营养完整特医食品能量密度1.0kcal/ml,通过高能量密度乳剂产业化技术,能够满足特定患者的差异化营养需求。

在商业化进程上,东方妍美积极拓展商业化合作和国际化市场机遇。目前,东方妍美已有五款产品与知名业务伙伴建立了商业化合作,彰显了行业关键参与者对其产品的认可。此外,东方妍美正在布局海外市场,核心产品XH301正在提交欧盟CE认证申请及授权商业合作伙伴提交东南亚多个国家的注册申请,以完善市场布局。

凭借着足够的发展潜力,东方妍美在投资领域也备受关注。在投资方面,东方妍美已获得战略及财务投资者的押注,包括阳光诺和、康哲药业、深创投、深圳高新投、成都金融城资本等资深投资者。

公司在招股书中指出,持续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一直是其成功及业务增长的支柱,从财务数据看,公司在研发的投入上维持高位,2023年和2024年研发成本分别为4573万和4495万,这也是其亏损的主要来源。也许随着其核心产品的上市,结合相关产品的市场表现,其盈利预期会得到较大改善。

此次东方妍美递表港交所,若成功上市,有望成为港股“再生医学第一股”。东方妍美也将借助资本力量进一步加大再生医学材料研发、生产及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投入,丰富材料、完善技术能力和产品布局,多维度塑造高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