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乾隆微服私访,偶遇一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在人群中自信说道:“如给诸位算命测字哪样不

乾隆微服私访,偶遇一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在人群中自信说道:“如给诸位算命测字哪样不准,一律分文不收!”乾隆来了兴致,也求他算上一算。算完后乾隆一脸震惊留下赏银而去,后他没走三百米远便命令侍卫:“回去杀了他!”谁知他们刚回去这位神算子早已没了身影。 乾隆是清朝最长寿且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25岁登基,执掌朝政六十余年,接过康熙和雍正打下的好基础,开创了"康乾盛世"。 可越是名声大,关于他的传闻就越玄乎,特别是出生之谜和晚年退位的事,民间编出不少故事。 说到出身,最邪乎的就是"海宁换子"的传闻,浙江海宁有个陈家,祖上从明朝开始就出过不少举人进士。 到了清朝,陈家的陈元龙做过尚书,陈世倌还当过雍正朝的大学士。 老百姓传言,当年雍正还是王爷的时候,和陈世倌关系铁得很,两家夫人同一天生孩子,陈家生的是男孩,雍王府生的是女孩。 结果雍王爷派人把孩子调包,把陈家儿子抱走当了自家娃,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乾隆。 为了圆这个谎,老百姓还给找了不少证据,比如说乾隆六次下江南,四次都住在陈家老宅,还给人家题了"爱日堂""春晖堂"两块匾。 其实这匾是康熙写的,跟乾隆没啥关系。再说陈家那会儿当大官的早就不在了,乾隆要真是陈家孩子,咋不见他特别关照陈家后人? 倒是陈家有个叫陈崇礼的,道光年间考中进士,皇帝听说他是陈世倌后人,直接给升了盐运使,这事倒像是沾了传闻的光。 再说说算命先生的故事,那年乾隆下江南,在苏州街上溜达,碰见个白胡子老头摆摊算命。 老头口气大得很,说算不准不要钱。乾隆来了兴致,递上生辰八字。 老头一看脸色就变了,赶紧把乾隆请到茶馆雅间,跪下就喊万岁。 乾隆问他咋看出来的,老头说八字里带着帝王相,写的"一"字被风吹到地上成了"皇"字。 接着老头算他寿命,说要是86岁退位能多活三年,乾隆听完赏了银子就走,可没走三百米就派人回去灭口,结果老头早跑没影了。 这事听着玄乎,但细想也有门道,乾隆确实86岁退位当太上皇,三年后89岁去世,跟算命的说的一模一样。 不过正经史书里可没这段,倒是在他晚年写的《御制古稀说》里提过,年纪大了容易疑神疑鬼。 再说皇帝找人算命本来就是忌讳,要是真碰上能看透天机的人,灭口倒也符合乾隆晚年多疑的性子。 说到六下江南,这事争议更大,老百姓觉得他就是游山玩水,其实里头有正经事。 江浙一带是朝廷的钱袋子,光盐税就占全国七成,乾隆下江南四次住在海宁,主要是视察钱塘江海塘工程。 这地方要是发大水,苏州、杭州都得淹,他亲自督工把柴塘改成石塘,现在海宁还留着当年修的鱼鳞石塘。 当然排场也确实大,每次带三千多人、六百匹马、四五百条船,吃喝拉撒都得地方官伺候,老百姓的负担可不轻。 关于退位这事,民间传说跟算命有关,正史说是为了不超过爷爷康熙的在位时间。 其实乾隆退位后还攥着实权,嘉庆就是个摆设,奏折照批、官员照见,连玉玺都没交出去。 直到咽气前三天还在处理政务,这份勤快劲儿倒真配得上"十全老人"的名号。 要说长寿秘诀,乾隆确实有套养生法子,他爱打猎、好游山玩水,六七十岁还能骑马射箭。 吃饭讲究荤素搭配,晚上沾枕头就着。这些习惯搁现在看也挺科学。 再加上他生在太平年月,没吃过苦受过罪,心态好比啥补药都强。 说到底,民间故事就像裹着糖衣的药丸子,把历史真相包装得更有滋味。 海宁换子的传闻满足老百姓对皇家秘闻的好奇,算命先生的故事添了神秘色彩,六下江南的传说让历史人物更接地气。 这些故事经过口耳相传,早跟真实历史搅和在一起,成了中国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参考资料: 《大清秘史 六下江南为哪般——乾隆帝弘历身世谜案》 《中国历史悬案——历史是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