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3世纪,忽必烈在钓鱼城立誓,绝不杀城中一人!于是钓鱼城紧闭36年的城门打开了,

13世纪,忽必烈在钓鱼城立誓,绝不杀城中一人!于是钓鱼城紧闭36年的城门打开了,随后大家都被眼前景象惊呆了,原来让上帝折鞭的,其实只有区区30几人……

在重庆合川,嘉陵江水日夜奔腾,见证着这座仅有2.5平方公里的小城如何创造了一个军事奇迹。这里就是钓鱼城,一座让蒙古铁骑折戟沉沙的传奇要塞。

公元1258年的秋天,蒙古大汗蒙哥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意图一举吞并南宋。沿途州县无不投降,唯独这座由余玠打造的军事堡垒岿然不动。三面环水,十六里石墙,山顶密布天池水井,粮草充足,这座城池的坚固程度远超蒙哥的想象。

当蒙古使者的人头从城头滚落,战争正式打响。守将王坚带领军民昼夜不停,将城墙加高至十丈,还在城头布置了改良版投石机。更让蒙哥震怒的是,在激战正酣时,守军居然向城下扔下大鱼和白面饼,无声地炫耀着充足的物资。

转折发生在酷暑难耐的七月。水土不服的蒙古军队病倒一片,就连战马也难以适应。急于求成的蒙哥亲临前线,却被守军的炮石击中重伤。在北温泉驻地,这位不可一世的大汗含恨而终,临死前仍念念不忘要血洗全城。

蒙哥之死引发了蒙古帝国的继承危机。西征埃及的旭烈兀回师,忽必烈也放弃了对鄂州的围攻。就这样,一座小城的抵抗,为南宋赢得了二十年喘息之机。

直到1279年,当忽必烈重返钓鱼城时,这里已成为一座孤岛。三年连旱,粮尽城破。守将王立为了百姓生存,提出了"开门不杀"的条件。城门打开那一刻,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座抵挡二十万大军的城池,竟只剩下三十多位老兵。

如今,钓鱼城的古迹依然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九口锅的兵工遗址,14处常年蓄水的天池,磨得发亮的跑马道青石板,还有那株见证历史的八百年桂花树,都在默默讲述着这座城池的传奇。

钓鱼城的故事告诉我们,力量的对比从来不只是数字游戏。当年三十多人为何能支撑起一座城池的气节?这或许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