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哥伦比亚竟然看上了中国的歼-10C战斗机,报价4000万美元24架,这事听起来是

哥伦比亚竟然看上了中国的歼-10C战斗机,报价4000万美元24架,这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意外?

歼-10C的南美首秀绝非偶然,2025年初的印巴空战成为最佳广告:巴基斯坦空军驾驶歼-10CE在克什米尔上空创造6:0战绩,击落包括印度阵风战机和苏-30MKI在内的多架先进战机。

这场实战检验不仅打破西方对中国武器“无实战经验”的质疑,更让单价2.4亿美元的法国阵风神话彻底崩塌——中国用四分之一价格提供同等战力的商业逻辑,正在重塑全球军贸规则。

哥伦比亚的选择折射出发展中国家军购的新趋势,其空军现役的19架以色列“幼狮”战机已服役45年,雷达系统停留在机械扫描时代,面对委内瑞拉的苏-30MKK和巴西的JAS-39“鹰狮”形成代差劣势。

中国方案直击痛点: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歼-10C探测距离超200公里,PL-15空空导弹射程达150公里,作战半径覆盖加勒比海全域,这些参数完全压制邻国主力装备。

更关键的是,成都飞机公司承诺三年内完成交付,相较瑞典“鹰狮”生产线排期到2030年的窘境,中国速度成为决定性因素。

美国的地缘焦虑在佩特罗访华期间暴露无遗,5月15日,美国国务院突然要求美洲开发银行冻结中资企业在哥项目贷款,试图用经济杠杆搅黄军售,这种施压手段似曾相识——2023年哥伦比亚采购瑞典“鹰狮”时,美国就通过断供F414发动机迫使交易流产。

但此次中国祭出组合拳:不仅提供五年期优惠贷款,更承诺技术转让帮助哥伦比亚建立航空维修中心,这种“造血式”合作模式让单纯的经济胁迫难以奏效。

更深层的博弈在于军事体系兼容性,哥伦比亚空军长期使用美制作战体系,突然引入中国装备面临数据链整合难题。

中国军工的解决方案颇具创意:提供定制化战场管理系统,兼容现有Link-16数据链的同时预留升级空间,这种“渐进式替代”策略既避免体系冲突,又为未来深度合作埋下伏笔,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对F-16V出口设置严格的数据隔离要求,这种技术霸权反而加速了盟友的离心。

南美军贸市场正在经历范式转移,中国军售不再局限于武器交易,而是捆绑“一带一路”基建和数字货币结算——哥伦比亚加入该倡议后,其布埃纳文图拉港的5G智慧码头建设项目已获中方投资。

这种“军事-经济”复合输出模式,使得传统军火贸易升级为地缘战略投资,当美国还在用“安全援助”维系影响力时,中国已用歼-10C敲开南美防空体系的大门,后续的预警机、无人机订单将形成完整作战生态。

交易成败已超出单纯商业范畴,若24架歼-10C最终落户波哥大,将开创三个先例:中国高端装备首次进入美国“后院”、拉美国家首次摆脱跨大西洋军购依赖、发展中国家首次构建独立防务体系。

洛克希德·马丁的股票应声下跌2.3%,反映出资本市场对美式军贸霸权瓦解的预判,正如巴西防务专家卡洛斯·阿尔贝托所言:“当中国能以成本价出售顶尖战机时,全球安全架构的底层逻辑已然改变。”

(本文事实核查来源:新华社5月21日《中哥联合声明》、国防部5月20日记者会实录、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25军贸报告、《华尔街日报》5月18日哥伦比亚军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