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60年,北大才女王承书狠心抛弃丈夫和孩子后不辞而别,从此失去联络。17年后,

1960年,北大才女王承书狠心抛弃丈夫和孩子后不辞而别,从此失去联络。17年后,当她满头白发的出现时,孩子们愣住了,随后悲痛大哭:“母亲,您受苦了,您是我们的骄傲!” 1977年北京的一个胡同里,雪花纷纷飘落的一天,一位白发妇人颤颤巍巍的推开斑驳的木门,随之木门咯吱一声被打开。 屋内昏暗的灯光下,一位正在忙碌的中年男子应声抬头——不知怎得当看到这个满脸饱经风霜的老太太时,他的手中的农具竟然不自觉的掉在了地上,眼前这个老太太,竟有几分记忆中母亲的身影。 中年男子简直不可置信那个曾经不辞而别的母亲竟然真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而他正是这个白发老太太曾经担任北大教师65岁的王承书的儿子。 随后,两人痛哭着抱在了一起。 原来,早在十七年前王承书就狠心抛下丈夫和孩子离家出走,多年以来一直杳无音讯,如今却意外的出现在了家人的面前。 时间倒流至1930年,18岁的上海姑娘王承书,在燕京大学物理实验室里摆弄着黄铜仪器。 当男同学们还在为麦克斯韦方程组头疼时,她已能推导出教授尚未讲解的流体力学公式。 谁能想到这个物理系唯一的女生,用四年全优成绩摘下斐托斐金钥匙奖。 而她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脱离不了从小生活在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熏染。 1941年在与丈夫结婚不到三年的王承书为了追逐自己的学术梦毅然决然的来到了美国密歇根大学深造。 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图书馆,人们总能看到一位来自中国的女学者抱着厚厚的《统计力学》书籍蜷缩在角落。 1944年的某个深夜,她终于经过多个日日夜夜的研究,解开了困扰物理学界多年的气体运动难题,"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 1956年的旧金山码头,44岁的王承书攥着回国船票,身后是装满研究手稿的三十个木箱,在她看来彼时的祖国更需要这些公式。 回国后,她进入了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还捎带担任北京大学教授的职责,日子过的平淡又充实。 直到1960年的某个秋夜,王承书收到了钱三强送来的绝密文件。 原来,中苏关系发生变化,苏联把派遣驻中国的核武器专家全部撤走了,无奈中国只能自己来完成核武器的研究,从而保障国家的安全。 钱三强甚至在给王承书的书信中提到:如今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时,国家需要你,人民更加需要你。 简短的这几句话在王承书看来是如此的沉重。一边是国家重任,一边是丈夫和孩子。但是没有国哪里有家呀。经过几番纠结和斟酌王承书还是将国家的安危放在了第一位。 她最终在信纸上给丈夫留下:“此去归期难料,勿念。"的字。从此便杳无音讯。 而在西北某秘密基地的清晨,一位48岁的女科学家裹着军大衣,在零下20度的实验室里记录数据。沙粒钻进老式计算机的齿轮,她干脆掏出钢笔,在烟盒背面继续演算。 如此恶劣的环境没有让王承书这个娇弱的女科学家有丝毫的退缩和松懈。 终于有心人天不负,1964年1月14日,铀浓缩车间突然爆发出欢呼。王承书摸着分离机滚烫的外壳,眼泪大颗大颗砸在工装裤上——这些冰冷的数字,终于开出了护国的花。 十个月后罗布泊的惊天巨响中,她正蹲在菜窖改装的实验室里,就着咸菜啃冷馒头。 虽然错过了陪伴丈夫孩子家庭幸福生活整整17年,但是王承书觉得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她用自己的才华让祖国的国防事业更上一层楼。 当孩子们听母亲讲述这些经历时,孩子们的眼睛里都透出了骄傲的光芒。

评论列表

易道
易道 3
2025-05-22 18:41
中华民族的脊梁[玫瑰][玫瑰][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