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军用毒气攻下高安城,51师师长王耀武看着满地的国军尸体悲痛欲绝,这时上级命令51师撤退的时候,王耀武坚决不从,他誓死要为死去的51师弟兄们报仇。
王耀武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他具备了山东人淳朴善良的本质。 小时候的他生活的并没有那么如意,父亲与哥哥先后离开了他们娘俩。 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王耀武很早就明白了什么叫做责任感。 年纪轻轻的他在母亲的呵护下长大,然而生活并没有放过他们孤儿寡母。 被逼无奈之下,他不得不放弃学业,为了家庭而出去打工。 他几番周折到了上海,就在他想要认命,就这样过完平庸的一生时,却得到黄埔军校的招生消息。 本就心有不甘的他,马不停蹄地直奔广州。 在军校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彻底被激发出来,让他的眼神也变得更加坚毅。 为了国家兴亡,他毅然决然的投身抗战之中。 随着王耀武在战争中屡建奇功,他被任命为军长,带领属于自己的军队。 1941年初,日军开始对江西上高一带地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试图以此来改变战争的局势。 然而王耀武带领的军队始终同仇敌忾,齐心协力的对抗敌人。 在中方军队的奋力反抗下,日军战败而逃。 然而,这也惹恼了日本军,随即他们竟然不讲武德的投掷了毒气弹! 显然王耀武对此毫无防备,看着昔日的战友一个个在身边倒下,他面目猩红。 随即拒绝了上级提出的撤离命令,坚决要为兄弟们报仇雪恨。 他愤慨激昂的表示,自己一定要为死去的战友报仇,希望能够有人与他一起并肩作战。 愿意去的人不能怕死,如果加入自己的敢死队就会得到一笔钱。 士兵们愤愤的表示自己愿意豁出性命,也要将敌人赶出中国。 本就厌恶日军投放毒气弹,泯灭人性的士兵们,纷纷振臂高呼。 但这些毅然出征的士兵们,只是喝了送别酒,发给他们的钱谁都没有拿。 在王耀武的带领下,一支仅有600人的敢死队成立了,他们斗志昂扬的向着日军根据地出发。 他们带着对敌人的恨意和对死去战友们的希望,英勇无畏,一路冲向了日军的扎营地。 即使队友一个个在身边倒下,但他们仍然前仆后继毫不退缩。 最终在王耀武的指挥下下,他们的敢死队创造了一个奇迹。 即便人数上不占优势,但他们的恨意汹涌,潜力被无限的激发出来。 虽然牺牲巨大,但也使日军遭到了重创。 生还归来的敢死队成员仅仅只剩下28个人,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再也回不来。 虽然他们失去了生命,可这些战士们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无畏的身影永远的活在我们的心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