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一个外地商人向李时珍求诊。李时珍号完脉后,发现商人得了绝症,不便明说,给他开了药,嘱咐他赶紧回家,生怕他死在半路上。哪知一年以后,外地商人拿着谢礼来找李时珍。 1556年的一天,李时珍起的很早,他去开医馆的大门时,突然一个人倚着门倒在了医馆门口,还没等李时珍开口,有个刚停好马车的马夫走了上来,对李时珍说:“求你救救我们老爷吧。” 李时珍一看,倒在门口的那人脸色煞白,气息微弱,连忙把他抬到床上,开始对他把脉。 这期间,李时珍与马夫询问后才知道,这患病的人是个商人,来到蕲州做生意,但突然患病身子一天比一天虚弱。 李时珍越给商人把脉,表情就越凝重,因为这脉象并不好,李时珍虽然把出了商人患了什么病,但是却不敢对他们说,担心吓到他们,于是马上开了个方子,抓了一些药,嘱咐马夫:“一定要迅速回家,路上抽空给他煎药服下。” 马夫不解,为什么要迅速回家,但为了给商人治病,还是快马加鞭送商人回家。 其实只有李时珍知道,这商人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再加上他是外地人,可能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所以让马夫赶紧送他回家,也许病情会好转。 商人被马夫带走后,李时珍摇了摇头,深叹一口气,其实在李时珍心里,这商人几乎没什么救了。 但李时珍没有料到,一年后的一天,商人竟然拉着一马车的谢礼来到了李时珍的医馆,一进门就要跪下谢谢李时珍。 李时珍每天要看许多病号,对很久前来求医的患者记得不清,于是就问来人是谁。 商人讲述了一年前来求药的情况,马夫也跟在后边,帮李时珍回忆,李时珍这才想起来。 李时珍说:“怎么样?我开的方子治了你的病吧。” 可商人却说:“方子是对的,但剂量错了,如果我按照你开的剂量吃,必死无疑。” 李时珍忙问:“你是一商人,怎么会知道我的剂量不对?” 马夫说,当时在离开李时珍的医馆后,在荒郊野岭处又遇见一位被方圆几里称为“赛华佗”的人,为了救商人,马夫就想让那郎中看看李时珍开的药对不对。 那郎中打开药包捏起来一把药看,摇摇头说:“不对不对,给你们开药这个郎中太胆小,不敢用药。” 于是,那郎中把李时珍开的其中两味药,加大了剂量,让商人即刻服下,而后摆摆手对马夫说:“拉他回去歇着吧。” 商人喝下药不久后,感觉浑身难受燥热,甚至病情还出现了加重的情况。 到家后,家人一看商人快不行了,都要准备商人的后事了,但没想到几天后商人,缓过劲来了,不仅双眼有神了,病情减退了,食欲也上来了。 在家又养了半年的身体,商人打算回去找那“赛华佗”却怎么也找不到,最终只能拉着谢礼找到李时珍。 李时珍听到这里,突然意识到,那郎中是用重药以毒攻毒,先救性命再缓病情,他惭愧的摇摇头,表示自己从医多年,已经是当地有名的郎中,却没想到还有比自己更懂得用药的郎中。 李时珍当时就问:“那郎中在哪?你告诉我,我要去请教。” 可商人和马夫称自己已经去过那里了,那郎中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这件事发生后,李时珍整日就是抱着医书研究医术,他心里很清楚,只有不断的学习,懂得了更多医术,在遇见疑难杂症时才能对症下药。 信息来源:有一次,李时珍接诊了一名咳嗽、胸痛、痰中带血的四川商人——台海网2024-11-17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