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大战最意外的结果是中国没料到的,美国原来的“绝招”是用俄罗斯的那套对付中国。可真正一琢磨才发现,这招根本行不通!如果真那样做了,最先完蛋的一定是美国! 为啥会这样?要知道,俄罗斯70%的出口收入都靠卖石油天然气,美国卡住能源出口就等于掐住了它的脖子。 但中国不一样,制造业占全球30%的份额,从螺丝钉到光刻机,从衣服鞋袜到新能源汽车,啥都能造。 美国想切断能源?中国早就布局了30多个油气进口来源国,中亚的天然气、中东的石油、南美的锂矿,谁也别想单独卡住中国的脖子。 中国自己是煤炭储量全球第一,风电、光伏装机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就算外部断供也能做到80%的能源自给。 更绝的是,中国还可以用稀土反制:全球90%的中重稀土加工能力在中国,美国F-35战斗机的发动机、导弹的制导系统都离不开中国稀土。 美国要是敢学对俄罗斯那套,首先倒霉的是自己的能源企业:美国页岩气公司每年卖给中国的液化天然气占出口总量的30%,真断供了这些企业得集体喝西北风。 在美国把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后,俄罗斯转头用人民币结算,结果中国的跨境支付系统CIPS交易量暴增300%,连汇丰、摩根大通这些国际大银行都主动加入。 现在CIPS已经连接117个国家的1400多家机构,虽说规模还比不上SWIFT,但真到了紧急时刻,完全能扛起跨境支付的大旗。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国手里持有8700亿美元美国国债。要是中国像俄罗斯那样抛售美债,美国政府融资成本会飙升,股市得跌成“瀑布”。 美国还以为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就能卡死中国芯片,结果华为搞出了昇腾芯片,算力追上英伟达,成本还低40%,国产化率超过85%。 要是中国学美国那套“技术封锁”,美国军工企业得停产一半。现在美国算是看明白了,对付中国不能用“外科手术式打击”,得玩“温水煮青蛙”。 啥叫“温水煮青蛙”?就是不搞大规模关税战,而是通过限制技术出口、拉拢盟友孤立中国、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等长期手段,慢慢削弱中国的竞争力。 比如美国联合荷兰限制ASML向中国出口光刻机,逼着台积电去美国建厂,还拉着日本、韩国搞“芯片四方联盟”,想把中国排除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之外。 但这招效果咋样呢?中国有句老话:“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美国限制技术出口,中国就搞自主创新:中芯国际14nm芯片良率达到75%,长江存储的3D NAND闪存技术追上国际水平。 美国拉拢盟友,中国就搞“一带一路”和RCEP,2024年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12%,对“一带一路”国家贸易额突破2万亿美元。 美国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结果越南、墨西哥的工厂70%的原材料还得从中国进口,所谓的“供应链转移”反而成了中国商品出口的“中转站”。 这场关税大战打到最后,美国终于明白一个道理:在全球化时代,合作共赢才是正道,对抗只会带来更多损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