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印度不顾全世界的反对,强行吞并了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小国锡金,这个只有7000多平方

印度不顾全世界的反对,强行吞并了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小国锡金,这个只有700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60万的小国,一夜之间成了印度第22个邦,当时印度觉得自己捡了个战略宝地,可三十多年过去了,印度人却开始叫苦连天,甚至后悔当初的决定!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得从半个世纪前说起,印度吞并锡金那是蓄谋已久,1949年刚独立没几年,印度就派兵进驻锡金,美其名曰“保护”,实则是要把这块肥肉攥在手里。 锡金地理位置重要,它处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面跟咱中国的西藏接壤,南边挨着孟加拉平原,东西两边分别是不丹和尼泊尔。这么一看,它就像是连接中国西藏和南亚次大陆的关键通道。控制了这儿,就等于掐住了喜马拉雅地区的咽喉,还能把控中国与南亚次大陆的交通往来。 印度心里门儿清,这锡金要是能归了自己,那在南亚的话语权不就更重了嘛,还能在中印边境多一道 “防线”,尤其是在 1962 年中印边境冲突之后,印度就更惦记上锡金了。 印度为了吞并锡金,那可是煞费苦心,一步步来的。1950 年,它和锡金签了个《印度 - 锡金和平条约》,表面上承认锡金独立,可实际上条约规定锡金的外交、国防和通讯啥的都得由印度代管,这一下就把锡金的外交和国防自主权给拿捏了。 接着,印度在锡金内部扶持亲印势力,弄了个 “国大党”,让他们在锡金议会里占席位,影响锡金的内政决策。1968 年,锡金爆发了反印示威,要求废除和印度的和平条约,印度一看,机会来了,1973 年就以 “维持秩序” 为借口,派兵进了锡金首都甘托克,控制了政府机构。然后,印度扶持的锡金议会通过了一部印度起草的 “宪法”,把锡金国王的权力给废了。 到了 1975 年 4 月,印度玩了个更绝的,搞了个全民公投,可公投内容不是问要不要加入印度,而是问选君主制还是民主制,不明就里的锡金人民多数选了 “民主制”,却不知道这就意味着加入印度联邦。公投结果显示 97% 的投票者选了所谓的 “民主制”,1975 年 5 月 16 日,印度总统签署宪法第 36 号修正案,锡金就这么成了印度的第 22 个邦,一个独立国家就这么没了。 印度本以为吞下锡金是占了大便宜,可后来才发现,这锡金成了烫手山芋。吞并锡金这事儿,让印度在国际上名声臭了不少,好多国家都谴责它,尤其是咱中国,当时就强烈反对。虽说后来时间长了,大多数国家默认了现状,但这始终是个污点。 锡金并入印度后,印度和中国陆地边界直接相连了,印度就得在锡金这儿大量驻军,防止边境冲突。据说,光锡金邦就驻扎着好几万印度军队呢。养这些军队,后勤保障、装备更新、训练演习啥的,每年得花老多钱了。 而且锡金那地方,高海拔、气候恶劣,军事行动特别难开展。还有锡金人民对印度的认同问题,表面上锡金融入了印度,可实际上,好多锡金人心里还是不满印度的吞并行为,特别是那些知道当年公投真相的老一辈人,私底下还在念叨那段历史。 这种不满情绪就像颗定时炸弹,印度也不敢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