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在地球上“种太阳”?探秘“中国环流三号”

你是否想过,未来某一天

你的手机、电脑、工厂设备

都将由“人造太阳”供能?

万物生长靠太阳

人类可以复刻太阳的神奇力量吗?

“人造太阳”到底是个啥?

一起去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一探究竟

⬇⬇⬇

就在近日,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双亿度”的突破性进展。最新实验数据显示,核聚变装置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参数水平。科研人员告诉我们,这个温度相当于太阳芯部温度的7-10倍,意味着“中国环流三号”装置的综合运行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中国核聚变挺进燃烧实验。

那话说回来,我国为何要研制“人造太阳”呢?

“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一部利用能源的历史,也就是一部烧火的历史。然而在当今社会,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正在枯竭,如果我们想要延续人类文明之火,就必须寻找新的能源。太阳之所以能够熊熊燃烧几十亿年,依赖的是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如果我们能够模仿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在地球上建立一个自己的‘人造太阳’,实现核聚变的可控利用,就可以解决能源问题。”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环流三号”运行团队骨干陈逸航说。

所以“人造太阳”就是模拟太阳核聚变原理的装置,通过控制和维持高温等离子体运行,实现核聚变反应,从而有望彻底解决人类能源问题。“人造太阳”可通过氢的同位素(氘、氚)发生聚变反应稳定释放能量,且资源丰富。一升海水中提炼出来的氘完全发生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的能量。核聚变环境友好,不排放温室气体,且固有安全性高,可在毫秒量级快速停堆,所以它也具有具有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优点。

”突破双亿度,挺进了燃烧实验,那下一阶段的“小目标”是啥呢?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环流三号”运行控制负责人李波表示:“目前,我们‘中国环流三号’的能力已经达到了当时设计能力的50%~60%左右。下一步,我们会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进一步提升整个装置的综合参数,瞄准2027年实现我国首次聚变功率输出,开展技术攻关,为我国自主建造聚变堆积累第一手的关键实验数据。”

未来,当核聚变发电走进现实,我们的生活又会发生怎样变化呢?“一旦核聚变能实现商用,全球的能源格局都会被重构,海水淡化的成本会大幅下降,沙漠变绿洲也将成为现实。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加入一次核聚变燃料,就可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我们也会持续加强技术攻关,争取早日把核聚变能送入千家万户,点亮万家灯火。”李波畅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