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部分国家新冠疫情呈上升趋势,中疾控:临床严重性未显著变化 5月20日,国家卫

部分国家新冠疫情呈上升趋势,中疾控:临床严重性未显著变化 5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聚焦时令节气与健康相关情况。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安志杰在会上指出,近期部分国家和地区新冠疫情呈小幅上升趋势,这与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西非、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东欧、西南欧和西亚部分国家新冠疫情上升态势一致,但疾病的临床严重性并未发生显著变化。 中国疾控中心5月8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3月31日至5月4日期间,全国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快速上升,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7.5%跃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也从3.3%上升至6.3% 。在4月14日至5月4日的三周内,新冠病毒超越鼻病毒,成为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就诊量的首位病原体,且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不过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疫情增幅已逐渐趋于平缓。 这种上升趋势并非我国独有,新加坡、巴西、意大利、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类似情况。钟南山院士提到,从3月到5月,我国新冠病毒阳性率从6.5%上升至16.5%,在发热门诊和病毒感染人群中位居第一。他认为当前新冠已逐渐成为阶段性流行的呼吸道疾病,虽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但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是可防可控可治的,预计6月底前结束流行,持续6至8周时间。 据4月21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3月1日至3月31日,全国共报送4381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流行株为XDV系列变异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分析,此次流行的XDV毒株的亚分支NB.1.81免疫逃逸能力更强,但致病力和临床表现变化不大,症状仍以发热、咽痛、咳嗽、乏力、肌肉酸痛为主,少数人会有味觉嗅觉减退情况,总体症状比流感轻,危重症病例少见。 面对当前疫情形势,公众不必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肿瘤等)的人群、免疫力低下者(如肿瘤放化疗期、器官移植患者等)以及孕妇,感染新冠后出现重症的风险较高,需格外注意防范。 为更好地防范新冠病毒,中疾控和相关专家给出建议: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口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科学佩戴口罩,在就医及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免疫力较弱人群应按疫苗接种指引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合理用药治疗,确诊新冠的高危人群若能在48小时内服用特效药,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但此类药物属处方药,需遵医嘱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