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公元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在咸阳城被满门抄斩!刽子手同情李斯,他剥去其衣衫,

公元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在咸阳城被满门抄斩!刽子手同情李斯,他剥去其衣衫,将一盆凉水猛泼过去,大刀一晃,李斯瞬间倒在了地上!临死前,李斯曾回头对次子说:“儿啊,我想要和你牵着黄狗上蔡东门打野,恐怕再也没有机会了!” 那年的咸阳城里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大秦丞相李斯被五花大绑押上刑场,白发散乱地贴在满是血污的脸上。 刽子手端起凉水往他背心一泼,刀光闪过,这位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能臣轰然倒地。 就在刀锋落下前,这个曾经权倾朝野的老头扭头望着哭成泪人的二儿子,突然想起老家上蔡县城外的野地,年轻时他常带着黄狗追野兔的日子,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李斯这辈子就像坐了个过山车,原本在楚国上蔡当个管仓库的小官,成天看着老鼠在粮仓里吃得油光水滑,外头的老鼠却饿得皮包骨头。 这场景让他琢磨出个道理:人这辈子混成啥样,全看蹲在哪个窝里。 二十多岁的老爷们哪受得了这种窝囊日子,他卷起铺盖就跑到齐国找大学问家荀子拜师去了。 读书这回事,李斯确实有两把刷子。跟着荀子学帝王之术,同窗里就属他和韩国公子韩非最拔尖。 学成之后,别的同学都往南边楚国跑,李斯偏要往西边秦国闯。 那时候秦国正跟六国死磕,吕不韦在咸阳城招贤纳士,李斯这张嘴皮子三说两说就混进了相国府当门客。 真正让李斯发迹的还是见了秦王嬴政,他给嬴政画了张统一六国的大饼,把远交近攻、离间各国的套路说得头头是道。 秦王听得两眼放光,当场就封他当客卿。 后来秦国吞并天下,李斯帮着搞郡县制、统一文字度量衡,功劳簿上记了头等功,顺顺当当坐上了丞相的位子。 但这人啊,爬得越高摔得越惨。秦始皇死在沙丘行宫的时候,李斯的人生就开始跑偏了。 赵高拿着假遗诏来找他,说要改立胡亥当皇帝。 李斯开始还梗着脖子不同意,结果赵高一句话就戳中他软肋:"扶苏要是上位,蒙恬肯定要顶了你的丞相位子。" 这话像根鱼刺卡在李斯嗓子眼,三天三夜没睡好觉。 改遗诏这事成了李斯这辈子最大的败笔,他想着胡亥年轻好控制,自己还能在丞相位置上多坐几年。 哪知道赵高比他更狠更毒,新皇帝刚登基就琢磨着怎么卸磨杀驴。 李斯还傻乎乎地三天两头给胡亥提意见,说修建阿房宫劳民伤财,劝皇帝别老在宫里窝着。可这些话传到赵高耳朵里,就成了谋反的证据。 赵高整人的手段,那真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他先是在胡亥玩得正嗨的时候让李斯去触霉头,连着七八回把皇帝气得跳脚。 接着又诬告李斯儿子在三川郡当郡守时跟盗匪勾结,最后直接扣上个"谋反"的大帽子。等李斯反应过来,早就被扔进大牢里吃牢饭了。 牢房里的日子可不好过,赵高派来的狱卒天天拿鞭子抽他,竹签子往手指缝里钉。李斯疼得死去活来,咬着牙写血书想翻案。 可他哪知道这些血书压根没出得了牢门,全让赵高改成了认罪状。 等到公堂对质那天,赵高把李斯的家眷拉出来当证人,老丞相当场就瘫在地上,连亲儿子都出来指证他谋反,这官司还打个屁。 刑场上那盆凉水浇下来的时候,李斯突然想起四十年前在荀子学堂读书的光景。 那时候满脑子都是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哪想到最后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 要说后悔药,他是真想吞上几大碗。 当年要是不跟赵高搞那些阴谋诡计,老老实实按秦始皇的安排辅佐扶苏,说不定现在还能在上蔡老家遛狗打猎。可世上哪有后悔药卖呢? 李斯的故事给后人提了个醒:权力这玩意儿就像沼泽地,看着能让人站得高,真陷进去可就拔不出脚了。 他帮着秦始皇打下的江山,最后被自己亲手扶上位的胡亥折腾得七零八落。 秦朝在他死后三年就玩完了,这事说来也够讽刺的。 李斯这辈子,前半截是励志片,后半截成了警世录,临了那声叹息,倒把两千多年后的咱们都叹醒了,做人呐,还是不能忘了本。 信息来源: 《史记·李斯列传》《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