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6年,60岁魏忠贤假传圣旨,将21岁李成妃软禁,断水断粮20天。第21天,太监进门收尸,却看见一个女人精神饱满,坐在房间里梳妆,太监顿时吓了一个哆嗦:“你是人是鬼?”
天启六年深秋的紫禁城飘着细雪,魏忠贤裹着貂皮大氅站在廊檐下,六十岁的老太监脸上堆着褶子,手里攥着张假传的圣旨。
西六宫最偏的长春宫屋檐结了冰溜子,几个小太监缩着脖子往门缝里塞木条,里头关着个刚满二十一岁的妃子,正是天启皇帝前些日子新封的李成妃。
这李成妃原是苏州织造家的闺女,天启四年入宫时不过十九岁。
她这命数也稀奇,皇帝原本只宠幸过她两三回,谁知竟怀上了龙种。
那年腊月里生下位小公主,皇帝高兴得在乾清宫摆了三天宴席。可惜孩子没挨过百日咳,开春就夭折了。
打那以后,李成妃就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整日窝在长春宫侍弄花草,连皇帝的面都少见。
长春宫墙根底下种着两排忍冬花,李成妃闲来无事就蹲在那儿修枝剪叶。
天启五年端午节,皇帝带着客氏在御花园赏花灯,路过长春宫时被忍冬花香勾了魂。
推门进去,正瞧见李成妃穿着素色襦裙蹲在花丛里,发髻上别着朵鹅黄小花。皇帝盯着看了半柱香,当晚就宿在了长春宫。
这客氏可不是善茬,她本是皇帝的乳母,仗着从小带大皇帝的功劳,跟魏忠贤勾搭着把持朝政。
听说李成妃复宠,客氏气得摔了三个珐琅彩茶碗。更让她火冒三丈的是,这李成妃趁着侍寝的机会,竟替失宠的范贵妃说了好话。
原来范贵妃先前也生过皇子,同样夭折后被客氏打压得差点悬梁自尽。
客氏在咸安宫摔杯子的动静,隔着三道宫墙都能听见。
魏忠贤摸着下巴上的白须,眼珠子转得跟走马灯似的。
这两个月里,长春宫的吃穿用度突然被克扣,送去的银丝炭掺了半筐石子,御膳房端来的膳食不是馊的就是生的。
李成妃看着桌上发霉的粳米饭,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是要逼她走当年张皇后的老路。
这张皇后也是苦命人,天启三年冬天,客氏诬陷她私通外臣,皇帝一怒之下把她关进冷宫。
寒冬腊月断了炭火吃食,七天后太监们去收尸,发现人已经冻成冰坨子了。这事在宫里传得沸沸扬扬,可谁也不敢吱声。
李成妃摸着长春宫墙上的裂纹,手指头沾了层白灰。
她让贴身宫女把各屋的幔帐全拆了,趁着夜深人静,把这些绸缎撕成条搓成绳。
东厢房顶上有根横梁,她踩着凳子把绳子甩上去试了试承重。
转头又翻出装首饰的樟木箱子,把里头的金银细软全倒腾出来,换成晒干的桂圆红枣。
十月初八那天来得突然,天还没大亮,十几个锦衣卫踹开长春宫的门,领头太监尖着嗓子宣旨,说李成妃秽乱宫闱,即刻圈禁。
李成妃跪在地上接旨,瞥见院墙外探出半个脑袋,那是客氏身边的心腹宫女,正捂着嘴偷笑呢。
头三天还算消停,李成妃每日寅时起床,对着铜镜梳头半个时辰。
她把干桂圆泡在茶壶里,就着红枣啃墙根底下挖来的茯苓。
等到第七日,守门的侍卫开始往院里泼粪水,腥臭味熏得人睁不开眼。
李成妃拿帕子捂着鼻子,把晒干的忍冬花塞进香囊挂在梁上。
第十五日下了场冻雨,房檐往下滴着冰碴子。
李成妃裹着三床锦被缩在炕上,听着肚子里咕噜咕噜叫唤。
她摸黑爬下炕,摸到墙角掀开地砖,底下埋着个陶罐,里头藏着半罐炒米。
这是前些日子扫撒太监偷偷塞进来的,说是范贵妃托人带给她的。
第二十日晌午,外头传来铁链哗啦声。李成妃对着菱花镜抿了抿鬓角,往嘴唇上抹了点茜草汁。
门闩落地那刻,她端坐在黄花梨圈椅上,手里捏着柄象牙梳子。
打头的太监刚跨过门槛就僵住了,眼前这女子面色红润,发髻纹丝不乱,哪像饿了二十天的模样?
消息传到司礼监,魏忠贤差点捏碎手里的翡翠扳指。
客氏在咸安宫摔了整套青花瓷,扯着嗓子骂了半宿。
最后到底是老太监主意多,给李成妃安了个"妖孽祸主"的罪名,打发她去浣衣局做苦役。
听说范贵妃在冷宫得了信,抱着李成妃送去的棉袄哭湿了半边枕头。
这李成妃也真能扛,在浣衣局天天跪在青石板上搓衣裳,寒冬腊月手上裂得跟老树皮似的。
有回掌事嬷嬷故意把滚水泼她脚上,她愣是咬着牙没吭声。
直到崇祯皇帝登基,魏忠贤在阜成门外上了吊,客氏叫人乱棍打死在浣衣局门口,李成妃才算熬出了头。
崇祯元年开春,礼部送来册封诰命那天,李成妃正坐在廊下晒日头。
听宣旨太监念到"复位皇考成妃"几个字,她摸着怀里揣了五年的忍冬花香囊,眼泪啪嗒掉在补丁摞补丁的裙子上。
后来宫人们都说,成太妃住在慈宁宫那些年,窗台上永远摆着盆忍冬花,说是闻着这味儿,就能想起当年在长春宫的日子。
李成妃到底怎么活下来的,史书上倒是记了笔。崇祯年间修的《明实录》里提过两句,说她在冷宫"掘地得食,凿壁取光"。
后来清宫档案里找到张万历四十五年的营造册,上头写着长春宫地下有条废弃的暗渠,早年是用来排雨水的。想来那陶罐里的炒米,就是顺着暗渠递进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