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不信“杀人过百,断子绝孙”这个邪,一生竟砍了300多个脑袋,

清朝最后一位刽子手,不信“杀人过百,断子绝孙”这个邪,一生竟砍了300多个脑袋,结局如何? 清朝末年,湖南长沙县有个叫邓海山的汉子,这人打小命苦,爹妈走得早,十来岁就混在街上要饭,东家讨半块馍馍,西家蹭碗稀粥,裤腰带勒得比谁都紧。 要说这人有什么特别,就数胆子大得出奇,敢在闹鬼的老宅子里过夜,眼珠子都不带眨的。 那年头街上常能瞅见个穿绸缎褂子的主儿,天天在酒楼里啃着酱肘子。 邓海山蹲在饭馆门口咽口水,一打听才知道这是衙门里的刽子手佟绍箕。 这老佟头见邓海山饿得前胸贴后背,又瞅着他敢在坟头睡觉的胆量,就收了当徒弟,拜师那天老佟头撂下话:"砍够九十九颗脑袋就得收手,多一颗就要遭天谴。" 学这行当可不简单,天不亮就得起来砍冬瓜,佟师傅拿朱砂在冬瓜皮上画红线,要一刀劈在线缝上。 头几个月邓海山砍得满地冬瓜瓤,老佟头的藤条抽得他后背开花,后来改砍槐树桩子,手腕子肿得跟馒头似的。足足练了五年,刀口子能劈开头发丝,这才算出师。 光绪年间闹饥荒,衙门里天天要杀人,邓海山砍一个脑袋能挣四块大洋,赶上平常人家两年嚼谷。 有钱人家怕犯人受罪,私下塞银子求他手快些,不出几年,邓海山就混成了长沙城里有名的"邓一刀",顿顿大鱼大肉,身边围着一群蹭吃蹭喝的酒肉朋友。 眼瞅着砍到九十九颗人头,佟师傅早些年就告老还乡。 邓海山摸着鼓囊囊的钱袋子,把师傅的叮嘱抛到九霄云外。 最忙的时候一天要赶三四个刑场,刀片子都砍卷刃了,等大清亡了国,前前后后经他手的脑袋少说三百来个。 民国三年北京政府颁布《惩治盗匪法》,白纸黑字写着往后要改枪毙,邓海山捧着祖传的鬼头刀傻了眼,这铁饭碗说没就没了。 往日里称兄道弟的那帮人躲得远远的,媒婆见了他连门都不让进,老百姓都说刽子手身上背着人命债,谁沾上谁倒霉。 断了生计的邓海山想进善堂混口热粥,管事的捂着鼻子撵他:"您这双手沾的血,菩萨见了都得皱眉。" 跑去寺庙求收留,老和尚直念阿弥陀佛:"施主杀气太重,佛门清净地容不下。"最后沦落到蹲在城墙根要饭,寒冬腊月裹着破棉袄打哆嗦。 要说这人也怪,白天在街上遭人白眼,夜里倒是热闹,一闭眼就看见血葫芦似的脑袋在眼前晃悠,有瞪眼的,有咧嘴笑的,还有张嘴喊冤的。 1925年冬天,有人发现邓海山蜷在城隍庙的供桌底下,身子都硬了,街坊们都说,这是被冤魂索了命去。 当年教他手艺的佟师傅说得没错,刽子手这行当确实损阴德,邓海山总觉着杀人不过是听官差吩咐,没成想这三百来条人命债,最后都算在了自己头上。 他死后连个收尸的都没有,还是巡警队找了两个乞丐,草草拖到乱葬岗埋了,那柄祖传的鬼头刀,早被人当废铁卖给了打铁铺。 要说这事儿有什么凭证,湖南《大公报》民国十四年十一月刊专门写过篇报道。 上头白纸黑字记着邓海山最后那几年吃斋念佛,逢人就念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北京政府颁布的新法条现在还能在国家档案馆查到原件,该枪毙这事儿确实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