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郭沫若病逝后,他的妻子于立群在整理遗物时,意外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姐姐早已怀了丈夫的孩子!而她竟浑然不觉,嫁给了这个“仇人”,一起生活了整整40年,最终悲痛自缢。
“立群,这辈子有你陪着,我这心踏实。”郭沫若曾在饭桌上这样对于立群说。
于立群和郭沫若的婚姻,在外人眼里是桩美满的结合。1939年他们在重庆结婚后,于立群就退出了舞台,专心操持家务,抄写丈夫的文稿,还生了六个孩子。她每天忙着家事,陪着郭沫若出席活动,总是笑脸迎人,谁见了都夸她是贤妻良母。
于立群和姐姐于立忱出生在广西贺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里虽然早年有些名气,但到她们这一代已经落魄。于立忱是姐姐,性格沉稳,书法写得特别好,年轻时靠在北平街头写春联、抄碑帖挣钱,补贴家用。于立群比姐姐小几岁,活泼好动,喜欢演戏,姐妹俩感情特别好,互相扶持着长大。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郭沫若回国参加抗战宣传工作。那时候于立群才二十岁,正在上海的明月歌舞剧社演出。她青春洋溢,充满理想,郭沫若被她的朝气吸引,两个人很快熟络起来,先是同事,后来开始同居。1939年,他们正式结婚,于立群觉得自己找到了可以托付一生的人。
于立忱在1934年因为肺病去了日本治疗。那时候郭沫若因为政治原因也住在东京郊区。两个人因为喜欢文学认识了,于立忱很欣赏郭沫若的才华,觉得他是个值得依靠的人。
他们经常写信,慢慢地感情越来越深。但郭沫若那时候已经结婚,还跟日本女子佐藤富子有了几个孩子。
1936年冬天,于立忱发现自己怀了郭沫若的孩子。她满心希望郭沫若能承担责任,哪怕只是承认这段感情。可郭沫若却不愿意,怕影响自己的名声和前途,还劝她把孩子拿掉。于立忱彻底失望了,她一个人回国,悄悄做了流产,身体和精神都垮了。不久后,她在上海的住所里自缢身亡,那年她才二十五岁。
1978年夏天,郭沫若因病去世。于立群开始整理他的遗物,想留点念想。她在一个旧木箱里找到一叠用红绳绑着的信,上面写着姐姐于立忱的名字。
她打开信,里面写着姐姐和郭沫若在日本的往事,写着她怀孕后被抛弃的痛苦,还有她最后选择结束生命的绝望。于立群这时候才知道,姐姐的死不是因为生病,而是跟郭沫若脱不了干系。
于立群拿着这些信,反复读了好几个月。她开始回忆跟郭沫若一起生活的日子,那些他不愿意提起的过去,那些他提到姐姐时闪躲的眼神,全都变得有迹可循。
她终于明白,自己深爱的丈夫,竟然是害死姐姐的人,而她这四十年的婚姻,不过是建立在姐姐的悲剧之上。她觉得自己像活在了一个巨大的谎言里,心里的支柱一下子塌了。
1979年2月25日早上,于立群在家里自缢身亡。她没有留下一句话,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她的痛苦。她和姐姐的命运,仿佛被同一个男人连在了一起,两个女人都在他手里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
这个故事让人忍不住去想,生活里有些真相藏得太深,深到揭开的时候,能把人彻底压垮。
于立群和于立忱的经历,就像一出没人能逃脱的悲剧,命运把她们推到同一个男人身边,却让她们用不同的方式走向了同样的结局。真相有时候并不能让人释怀,反而成了最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