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回应特朗普政府与哈佛大学的激烈交锋:学术自由与政治权力的碰撞
自2025年1月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他对美国高校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特朗普政府将目标对准了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多所顶尖高校,要求它们根除所谓的反犹主义,废除向少数族裔倾斜的多元化举措。这一要求的背景是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多地高校在2024年出现了一系列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活动,引发了特朗普政府对校园反犹情绪的关注。
2025年3月底,打击反犹主义联合工作组表示将审查拨给哈佛大学及其附属机构的约90亿美元联邦资金。4月11日,美国政府官员致信哈佛大学,提出一系列要求,包括削弱学生和教职员工在校务中的权力;采用并实施基于能力的招聘和录取政策,停止一切基于种族、肤色和国籍等因素的优待;改革国际学生的招生流程,避免录取敌视美国价值观和制度的学生,包括支持恐怖主义或反犹主义的学生;关闭所有“多元化、公平与包容”政策相关的项目。然而,哈佛大学在4月14日坚决拒绝了政府的这些要求,认为这是对学术自由的干涉。
特朗普政府对此迅速做出回应,当天晚些时候宣布冻结对哈佛大学约23亿美元的多年期拨款以及6000万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项。4月1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威胁剥夺哈佛大学的“免税地位”,应视作“政治实体”征税。4月16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威胁取消哈佛大学招收国际生资质。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步步紧逼,哈佛大学没有选择妥协,而是在4月21日果断对特朗普政府提起诉讼,指控其试图以冻结联邦资金为手段控制哈佛大学的学术决策,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要求马萨诸塞州的一名地区法官停止联邦政府未来可能造成的任何伤害,宣布特朗普政府的要求违宪,并恢复对该大学的拨款。
随着双方矛盾的不断激化,5月22日,美国政府再次做出惊人之举,宣布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声明,国土安全部长诺姆称此举是对全国所有大学和学术机构的警告,理由是哈佛大学屡次违反联邦法律,“助长暴力、反犹主义以及与中国合作” ,哈佛大学管理层允许反美、支持恐怖主义的煽动者骚扰和攻击包括犹太学生在内的个人,破坏学术环境,造成不安全的校园氛围。但哈佛大学方面坚决否认这些指控,并在声明中指出特朗普政府的行为非法且有害,这种报复性行动可能对哈佛社区和美国国家造成严重损害,并损害哈佛的学术和研究使命。
哈佛大学国际学生众多,在2024 - 2025学年,共有留学生6800人,占到入学总数的27% ,这些留学生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学校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和学术资源,对美国的经济和软实力也有重要贡献。仅在2023 - 2024学年,哈佛留学生就交了3.84亿美元的学费,还支撑了大概3900个美国工作岗位。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前奥巴马政府官员杰森·福尔曼感叹,特朗普政府正在推行“可怕的政策”,“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出色留学生的哈佛……高等教育是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之一,也是我们软实力的关键来源”。
从政治层面看,特朗普政府此举有着多重目的。一方面,哈佛大学作为美国最古老、最富盛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在美国社会的影响力巨大,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打压哈佛大学,向其他高校传递信号,警告它们不要挑战政府权威;另一方面,特朗普一直以来宣扬反建制、反精英的民粹主义,而哈佛大学代表着美国精英阶层和传统学术权威,二者之间的冲突也体现了民粹主义与精英主义之间的矛盾。
从社会层面看,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大批美国高校教授、专家对特朗普政府的做法表示不满,纷纷考虑离开美国,寻找更适合科研发展的地方。许多民众也对政府干涉学术自由的行为表示担忧,他们认为大学应该是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地方,不应受到政治权力的过度干预。而支持特朗普政府的部分民众则认为,政府有责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高校中可能存在的反美、反犹等思想进行管控是必要的。
从国际影响来看,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决定,对美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可能会让其他国家对美国的教育环境和学术自由产生质疑,进而影响美国高校在全球范围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目前,哈佛大学百分百会继续提起上诉,这注定将是一场漫长的法律拉锯战。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一事件都将对美国的高等教育、政治生态以及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关乎哈佛大学的未来,也关乎美国学术自由的边界以及政治权力的行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