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49年,陈赓看着多年不见得小姨子已长成了大美女,不由让陈赓产生个念头:“我给

1949年,陈赓看着多年不见得小姨子已长成了大美女,不由让陈赓产生个念头:“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小姨子十分害羞:“可以去见见,合适的话就相处试试!”

那年夏天的武汉街头,有位穿列宁装的姑娘攥着报纸直跺脚。王璇梅盯着《长江日报》上"陈赓将军今日抵汉"的头条,马尾辫都快急散了——她那活宝姐夫又搞什么鬼?

三天前电话里说要带她看部队建设,结果火车都拐了三道弯才到武汉,这会儿倒好,陈赓的吉普车直接堵在卫生部门口。

时任武汉警备司令的陈锡联正蹲在办公室啃窝头,听见走廊里陈赓标志性的爽朗笑声,手一抖差点戳着鼻子。

自从1939年妻子粟格病逝,这位常胜将军的炊事班都学会给他单独开小灶,生怕再吓跑来探望的女同志。

"胖子!当年推独轮车摔进泥坑的憨样忘了?"陈赓一脚踹开办公室门,顺手把个穿阴丹士林布旗袍的姑娘往里推。

王璇梅低着头往旁边躲,发梢扫过陈锡联手里的搪瓷缸,惊得他差点把半块红薯噎在嗓子眼——这姑娘居然和牺牲十年的王根英有七分神似!

"哥!"王璇梅突然脆生生地喊了声,正在擦枪的参谋们齐刷刷抬头,只见陈赓变戏法似的掏出个红绸包:"这是根英临终前托我保管的银镯子,你嫂子当年在抗大教过你打绑腿吧?试试合不合手。"

说话间已经把镯子套在王璇梅腕上,铜钱大的"王"字在阳光下晃得陈锡联眯起眼。

这出"认亲"大戏从延安就开始酝酿,1938年陈赓在抗大当教育长时,就常把送情报的16岁小交通员王璇梅揣在军大衣里过封锁线。

如今见她从北方大学医科毕业,立刻惦记起总绷着脸的搭档——陈锡联的警卫员曾吐槽,首长擦枪时总把子弹壳摆成心形,害得文工团小姑娘都不敢靠近。

"组织上安排你们去汉阳兵工厂体验生活。"陈赓给两人塞了本《婚姻法》,转身就给后勤部打电话:"三八灶的灶台得加宽!新来的女医生要指导战士补军装!"

就这样,王璇梅每天清晨都能看见陈锡联蹲在靶场边,举着步枪比划半天突然挠头:"这保险栓咋老卡壳?"

秋天渡江战役前夕,这对"革命伴侣"的约会地点总在弹药库附近。陈锡联教王璇梅认迫击炮瞄准镜,姑娘却总盯着他棉袄破洞:"首长这补丁打得比我的手术缝合线还歪!"

某次转移伤员,王璇梅发现陈锡联偷偷把最后半壶热水灌进她挎包,自己捧着雪啃压缩饼干,气得她把绷带缠了他满手:"再这样明天让你打绷带!"

1950年元旦的军民联欢会上,有战士发现个奇观:陈司令员举着酒杯满场追人,嘴里嚷着"这是我亲妹夫",硬要把喜糖塞给彭德怀。

原来这对新人回北京探亲时,陈赓非要拉着傅涯给新娘裁嫁衣,害得浦安修笑倒在彭老总怀里:"老陈这是要组建'红娘突击队'啊!"

后来王璇梅当上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军装口袋里永远装着两样东西:手术剪和陈锡联爱吃的桃酥。

有次抢救志愿军伤员连续72小时,陈锡联往值班室送了六锅皮蛋瘦肉粥,末了嘀咕:"当年在太行山打刘伯承的伏击战,也没这么提心吊胆。"这话传到老战友耳中,李达笑得摔了茶杯:"老陈你当年可是连师长都敢抄后路的狠角色!"

这对夫妻的相处模式在开国将帅圈堪称传奇,某次军委扩大会议,陈锡联汇报完工作突然起立:"请首长批准我带家属视察海防!"

全场哗然中,王璇梅抱着医用X光机走上讲台:"我是军医,不是家属。"陈赓在台下拼命憋笑,转头却向罗瑞卿告状:"你瞧见没?我家那口子比原子弹还厉害!"

岁月流转中,这对"革命鸳鸯"的佳话化作军史馆里的老照片:泛黄的结婚证书边角,依稀可见陈赓龙飞凤舞的批注"特批产假三个月"。

王璇梅的日记本里夹着陈锡联阵亡战友的遗物清单,某页空白处写着"今日替他看了三十个伤员,算是还债"。那些战火年代的情义,终究在和平岁月酿成了最醇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