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462年,15岁的朱见深正在洗澡时,从小照顾他的乳娘进来加水。朱见深见状,握住

1462年,15岁的朱见深正在洗澡时,从小照顾他的乳娘进来加水。朱见深见状,握住了她的手,将她带到了自己的床榻上。隔天一早,整个东宫的人都知道,太子宠幸了比自己大17岁的乳娘!

明宪宗朱见深与万贵妃的故事在紫禁城的红墙里埋了五百多年,这对年龄相差十七岁的皇家眷侣用半辈子演绎了什么叫"情字难逃"。

要说这事儿还得从正统十四年那场土木堡之变说起,那年头兵荒马乱的事儿可多着呢。

朱祁镇这个当爹的皇帝非要逞能带兵打仗,结果让蒙古人逮了个正着。

朝廷里那些大臣们急得直跺脚,赶紧把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扶上龙椅。

两岁的小太子朱见深就这么稀里糊涂成了政治漩涡里的蚂蚱,今天还是东宫储君,明天就变成了遭人白眼的废太子。

那时候宫里的人最会看人下菜碟,连送饭的太监都敢往小主子的粥里掺沙子。

要说人这辈子总得有个依靠,万贞儿就是这时候被孙太后派到朱见深身边的。

这姑娘比太子大了整整十七岁,搁现在都能当妈了。

她原本在太后宫里当差,手脚勤快又会看眼色,最要紧的是有副热心肠。

朱见深夜里做噩梦惊醒时,总能看见万姑姑端着热汤守在外间。

冬天炭火不够用,万贞儿就把小太子冻得通红的脚丫子揣在自己怀里暖着。

日子久了,这主仆俩倒处出些别的滋味来。

朱见深十五岁那年泡澡,万贞儿进来添热水,小太子瞅着她被热气熏红的脸蛋,心里头忽然就窜起股邪火。

这事儿第二天就在东宫传遍了,都说太子把伺候自己十三年的乳娘给收了房。

老皇帝朱祁镇听说这事气得直拍桌子,可架不住儿子铁了心要立万氏当太子妃,最后只能塞给他个门当户对的吴家闺女当正室。

要说这万贞儿确实不简单,三十多岁的人了还能把少年天子迷得五迷三道。

朱见深刚登基那会,前脚封了吴皇后,后脚就为着万氏挨了板子的事把皇后给废了。

新上任的王皇后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生怕哪天惹着这位"活祖宗"。

宫里那些年轻妃子更别提了,哪个敢在万贵妃跟前争宠,保不齐哪天就"病逝"了。

万贵妃肚子倒是争气,成化二年给皇帝生了个大胖小子。

可惜这娃儿福薄,没满周岁就夭折了。

打这儿起万贞儿就跟换了个人似的,见不得别人有孕。

那些怀了龙种的宫人,不是被灌药就是"意外"小产。

要说这手段也够绝的,愣是让皇帝十多年没添丁进口。

直到有个姓纪的宫女躲在冷宫里生下朱祐樘,这才破了万贵妃的"铁桶阵"。

不过朱见深对这事倒是睁只眼闭只眼,在他心里头万姑姑比啥都重要。

上朝时跟大臣们拍桌子瞪眼,下朝就往万贵妃宫里钻。

有回兵部尚书说万氏干政,皇帝当场把奏折摔在地上:"朕的家事要你多嘴?"

这话说得文武百官直缩脖子,从此再没人敢触这个霉头。

成化二十三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晚,五十八岁的万贵妃咽了气。

朱见深抱着她的尸首哭得像个孩子,嘴里念叨着:"贞儿走了,朕也活不长了。"

这话还真应验了,没过半年皇帝就跟着去了,留下个"千古情种"的名号。

要说朱见深当皇帝倒是把好手,刚即位就给于谦平了反,把当年冤杀忠臣的烂账抹干净。

治国理政讲究个"稳"字,税赋减了三成不说,还让各地衙门开仓放粮。

北边的蒙古人想趁机捣乱,被他派兵收拾得服服帖帖。

朝廷里那些言官也松快不少,说错话最多挨二十板子,比起前朝动不动就砍头强多了。

可就是这么个明白人,碰上万贞儿就犯糊涂。

要说他俩这感情,倒像是寒冬腊月里互相取暖的刺猬,挨得太近扎得慌,离远了又冷得慌。

万贞儿去世那天,伺候的太监看见皇帝对着铜镜拔白头发,嘴里念叨着:"当年在南宫挨饿受冻,就数万姑姑怀里最暖和。"

这话说得人心酸,到底是谁欠了谁的情,怕是阎王爷都算不清这笔账。

紫禁城的日头照常升起,乾清宫里的龙椅换了好几任主人。

可老百姓茶余饭后说起成化年间,头一个想起的还是那个抱着乳娘不撒手的痴情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