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新婚夜,瘫痪新娘被丈夫抱上炕,含泪道:“我这身子,也不能给你生个孩子!”谁知,到了半夜,她猛地惊醒,推推丈夫:“你听,有婴儿在哭!” 1993年,梅州山区笼罩在蒙蒙细雨中,山脚下青砖灰瓦的农家院里,彭孝诚正用厚棉被裹着新媳妇往炕上挪。 刘春桃瘫在丈夫怀里,眼泪顺着蜡黄的脸颊往下淌,嘴里念叨着那句压了半宿的心事:“我这身子,怕是连个娃都给你生不了......” 谁也没想到,这桩被村里人摇头叹气的婚事,会在后半夜响起婴儿的啼哭,彭孝诚被媳妇推醒时,外头正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时辰。 两口子摸黑寻着声儿找,半截裤腿都叫夜露打湿了,最后在村口破庙的门槛上,捡着个裹碎花布的女婴。孩子冻得嘴唇发紫,脑门上还沾着片枯树叶。 打那天起,老彭家灶台边上就多了个奶娃娃,刘春桃把攒了二十多年的母爱全泼在这孩子身上,虽说自己挪动身子都费劲,可给娃换尿布、喂米汤的活计,硬是没让旁人沾手。 彭孝诚更是在豆腐坊里拼了命,天不亮就推着独轮车走二十里山路,竹筐里白生生的豆腐块,换回来的是小彩金的奶粉和花衣裳。 日子像山涧水似的往前淌,转眼小彩金就长到了灶台高,村里人都说这孩子机灵,五岁就会踩着板凳帮妈妈熬药,七岁能跟着爸爸学磨豆浆。 山脚下的土坯房里,总飘着草药的苦香混着豆香味,时不时还能听见小丫头脆生生的读书声。 那年夏天的暴雨来得邪乎,山洪冲垮了半截村道,彭孝诚惦记着镇上的老主顾,冒雨推车出门卖豆腐,结果连人带车摔进了山沟。 等乡亲们用门板把他抬回来时,人已经疼得说不出整话。卫生所的大夫直叹气,说这腰伤往后怕是离不开轮椅了。 家里顶梁柱倒了,债主们像嗅着味的山猫围上门,小彩金攥着扫帚挡在父母床前,硬是把那些要搬家具抵债的人瞪出了门。 14岁的小姑娘,白天在学校啃冷馒头,放了学就满山遍野挖草药。后山坡的夏枯草、金银花叫她薅了个遍,晒干了捆成扎往药材铺送。 最难熬的是初三那年,班里要交两百块课外活动费,班主任在讲台上说了三回,小彩金把头埋进课本里装没听见。 那两个月,她天蒙蒙亮就拎着麻袋上山,逮着蝉蜕、蝎子这些药材贩子收的活物。周末瞒着父母去镇上工地搬砖,手心磨出血泡也不敢吱声,等到把钱凑齐那天,她在学校后墙根哭湿了半截袖子。 这事到底还是让班主任知道了,戴眼镜的女老师翻山越岭找到彭家,看见瘫在床上熬药的娘、坐在轮椅上糊纸盒的爹,还有蹲在灶台前写作业的丫头,眼泪当场就下来了。 没过几天,学校组织师生捐款,镇政府送来米面油,连县电视台都扛着机器来拍了一回。 如今再走进南口镇,还能在好人好事宣传栏里看见彭家的照片,已经当上小学老师的小彩金,每周都推着轮椅带老两口赶集,豆腐坊早不开了,但逢年过节总有老顾客拎着豆腐上门。 刘春桃常跟街坊念叨,说这辈子最得意的不是把闺女供出大学,是二十多年前那个雨夜,老头子耳朵灵光听见了娃娃哭。 信源:央视《道德观察》2011年专题报道《客家女孩的孝心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