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离谱!广东,男子做饭时总是闻到一股臭气,可却找不到来源,后来厨房的天花板,墙壁也开始渗水发霉,他只好求助物业,工作人员查看一番,推测和楼上邻居有关,不料走进楼上家中一看,却看到了难以置信的一幕。网友:还是住农村小院舒适宜人! 杨某与李某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某日杨某发现家中天花板、墙面因渗水发霉,墙皮脱落,在厨房做饭时总能闻到难闻的异味。经进一步调查发现,原因是李某在装修时将原厨房改为卫生间,并将排污管道延伸至杨某厨房正上方。 更要命的是,每当在厨房准备饭菜,那股挥之不去的异味,简直像是把卫生间直接“搬”了进来。杨某纳闷了,好端端的厨房,怎么就成了这副鬼样子?难道是自家水管老化漏了? 他里里外外仔细检查了一遍,自家水管都好好的,没有半点破损。排除了自家的问题,杨某心里大概有了数——八成是楼上邻居“搞事情”。 他赶紧找到了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上门一看,很快就锁定了源头:正是楼上住户李某家。然而,当物业陪着杨某上楼查看时,眼前的景象差点让他气不打一处来。 原来,这位李某在装修时,来了个“大创新”,他竟然把厨房改造成了卫生间!不仅如此,排污管还大摇大摆地从杨某家厨房的正上方穿过。要知道,厨房地面设计和卫生间可不一样,厨房通常没做那么严格的防水层。 这下可好,杨某家厨房臭得没法用,渗水更是把大半个家都给毁了。找专业的装修公司一评估,要想恢复原样,至少得花56000元。 杨某他主动找到李某,心平气和地说明了情况,希望李某把改建的卫生间恢复原状,再赔偿他56000元的装修损失。 谁知这位李某,不仅没半点不好意思,反倒是一副“与我何干”的甩手掌柜姿态,对杨某的要求概不搭理。几次三番沟通下来,李某都油盐不进。杨某实在忍不了,最终选择拿起法律武器,一纸诉状将李某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损失,并且必须把房屋格局改回去。 法院受理后,法官亲自到杨某和李某两家进行了实地勘查。现场情况,加上物业公司提供的证据,清清楚楚地证明了李某确实擅自改动了房屋结构,变更了排污管道。这些违规操作,和杨某家里的渗水、发霉、异味,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法院认为,杨某家天花板、墙面发霉,墙皮脱落,装修公司评估的56000元修复费,就是李某侵权行为导致的直接财产损失,李某理应赔偿。 法官还指出,如果杨某因为房屋渗水导致厨房没法用,不得不外出租房或长期在外吃饭,产生了额外开销,这部分属于间接损失,杨某其实也可以主张赔偿。此外,维权过程中产生的鉴定费、律师费等合理支出,也能一并要求李某承担。 李某只图自己方便,却给楼下杨某带来了天大的麻烦,不仅厨房用不了,连带着其他地方也受漏水影响,对杨某的日常生活和居住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安全卫生隐患。 经过审理,法院最终依法判决:限令李某在规定期限内修复家中的漏水部位,拆除违规安装的排污管道,恢复厨房原有结构,并赔偿杨某经济损失56000元。 这案子也算给大家提了个醒。现在城市里高楼林立,邻居之间物理距离是近了,但心理距离有时却远了。以前总说“远亲不如近邻”,讲的是守望相助的情分。如今,很多人跟左邻右舍可能连面都没见过,但这不代表就可以无视他人的感受和权益。 像李某这样,为了自己方便就私自改造房屋结构,甚至把排污管架在邻居厨房上,纯属损人利己。有些业主为了赚钱,私拉电线管道,把住宅改成群租房,或者把阳台改成卫生间,甚至为了扩大空间敲掉承重墙。这些行为不仅违法,更会给整栋楼的居民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是明令禁止的。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它能给受害者提供救济。但就像这案子启示的,邻里之间相互理解、体谅和积极有效的沟通,才是化解矛盾、避免冲突升级的最好办法。毕竟,谁也不想因为一点小事就闹上法庭,伤了和气,也耗费精力。 法官提醒,邻里纠纷的妥善处理,不仅依赖司法裁判,更需社区互助精神。物业、业委会应积极履职,及时劝阻违规装修;业主也需增强法律意识,明晰装修“红线”。找到与邻居们的和谐共处之道,才能让幸福更触手可及。 信源:长江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