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操后,学生回教室,发现很多学生手里拖拉着跳绳。 每次绳操之后,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就是要求学生把跳绳缠好。有的小学生缠得慢,没有缠完就开始按路队行走了。有的学生根本没有玩够,总着一边走一边再跳几下。 在路队中拖拉着跳绳,学生行走或者上下楼梯,极容易被跳绳绊倒,发生磕碰问题。 明明要求了,为什么有的学生不做? 因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统一要求,总有一些学生例外。 那么该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呢? 一是要留有缠跳绳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缠好,同一年级,也可以先让缠好的班级先回去。 二是要有及时反馈。可以安排学生对路队中拖拉跳绳的现象进行检查统计,下发通报提醒,引起教师重视。 对于群体,只有要求是不够的,必须有措施跟进,才能让要求落实到位。 不仅是缠跳绳这么小的事情,就是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也是如此。教师的指令下达之后,如果没有检查督促的跟进,没有及时反馈,哪怕你讲得再好,仍然有学生不听不做。 是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