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个叫马周的书生找袁天罡看相,袁天罡说:你活不过一年!一年后,马周又来了,袁天罡大惊:你将位极人臣,怎么做到的? 那年头,像马周这样没背景的书生想出人头地,难如登天。但他偏不信邪,背着一卷破行囊就往长安赶。路过茶馆时,听说袁天罡相面神准,想着死马当活马医,就挤进去求了一卦。袁天罡盯着他的脸,眉头越皱越紧,半晌才叹口气:“郎君印堂发黑,命数恐不过一年啊。” 这话如同一盆冷水浇下来,马周却没像旁人那样哭天抢地。他摸了摸怀里的文章,朝着袁天罡一拱手:“命由天定,事在人为。”转身就扎进了长安城的人潮里。那些日子,他白天在集市给人代写书信糊口,夜里就着油灯琢磨治国方略,连身上长了虱子都浑然不觉。 一晃大半年过去,长安城突然传出消息:有个无名书生给唐太宗上书,洋洋洒洒提了二十多条治国建议,字字戳中要害!原来马周打听到常何将军府缺个幕僚,二话不说就去应聘。 正巧太宗让百官上书言事,大字不识几个的常何抓耳挠腮,马周就熬夜帮他写了篇奏折。谁能想到,这篇代笔的文章,竟让唐太宗拍案叫绝:“常何一介武夫,怎会有这般见识?” 当马周被召进皇宫时,身上还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衣裳。可他站在金銮殿上,望着龙椅上的天子,愣是没抖一下腿。从民生疾苦到官员选拔,从边疆防务到水利建设,他说得头头是道,连唐太宗都听得入了神。末了,太宗笑着问:“你这书生,怎么有这么多想法?”马周抹了把额头的汗:“陛下,草民只是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罢了。” 一年之期到了,马周不仅活得好好的,还成了皇帝跟前的红人。当他再次出现在袁天罡的相馆时,老相师差点打翻了手里的卦盘。此时的马周身着官服,眼神里透着自信,哪还有半点当初落魄书生的影子?袁天罡围着他转了三圈,连连摇头:“怪哉!怪哉!当初分明是大凶之相,怎么如今......” 马周闻言大笑,从袖中掏出太宗御赐的玉佩:“老先生,您算的是命,我拼的是运。若当初听了您的话自暴自弃,哪有今日?”袁天罡抚须良久,叹道:“我相人无数,却忘了人定胜天的道理。你这一遭,让我这老头子也长了见识!” 此后,马周一路升迁,成了贞观年间的名臣。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命运的手掌再大,也捂不住一心向上的人。有人说他是运气好,撞上了贵人;也有人说他是真本事,能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但不管怎么说,那个差点被“判了死刑”的穷书生,硬是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