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2023年,曾公开威胁“用核武打中国”的武汉大学985女硕士王懿,最终死于她一直

2023年,曾公开威胁“用核武打中国”的武汉大学985女硕士王懿,最终死于她一直向往的“发达国家”日本,而她的父亲直言,早已没有这个女儿,更是拒绝为她办理后事。

“天才少女”最后落得这么一个下场,也让无数网友唏嘘....

王懿,1986年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的一个普通工薪家庭,自幼聪颖伶俐。父母是地方事业单位的职工,生活虽不富裕,却也安稳。

他们对子女教育极为重视,尤其在王懿身上倾注了全部的期望与情感。

16岁时,王懿不负众望,以接近满分的高考成绩被吉林大学录取,成为亲朋好友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她选择了自己钟爱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一进大学便因文笔出众、思维敏锐被老师关注。不仅如此,她还积极参与学生社团,主持校园广播、撰写校报专栏文章,课余时间参加写作比赛,多次在省级报刊发表作品。

大学四年,她不仅成绩名列前茅,更是学院公认的才女。她为人安静内敛,却不失锋芒,总能在辩论赛上妙语连珠,又在文学社创作中展露非凡文采。她似乎是为知识和思考而生的。

毕业前夕,许多同学选择工作,但王懿却坚定地报考研究生——她想成为一名有社会影响力的记者。她目标明确、准备充分,最终顺利考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这是她梦寐以求的全国顶尖专业。进入武大后,她更是如鱼得水。

她频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参与多个重大课题,导师评价她“学术敏锐、思路独到,是少有的新闻传播人才苗子”。

在许多人眼里,王懿的人生仿佛被精确编排过,每一步都踏得稳稳当当,充满荣耀与前途。她似乎注定会走上一条光鲜的人生之路:名校毕业、媒体高层、甚至成为公众知识分子。

正当她在高峰上奋力奔跑时,命运却在悄悄埋下了一颗改变一切的隐雷。

23岁那年,王懿戴上硕士帽顺利毕业。

那时候,985高校的硕士学历还十分吃香,走到哪儿都备受青睐。

短短几个月,便小有名气,业内开始有人称她是“年轻有为的才女译者”。

这份平稳的生活并未持续太久。不安于现状的她渴望更多的创作自由与话语空间,于是转投了一家新兴的新媒体机构——“大象公会”。

这家媒体当时以“理性、深度”为标签,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关注。

可在内部,却隐晦地推崇西方价值体系,尤其热衷于“解构”本国历史和现实。

但时间一久,耳濡目染之下,她的思想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在“大象公会”内部会议中,她频繁接触到“去中心化”、“反体制叙事”之类的概念,最初她只是好奇,渐渐却变得认同。

再加上社交平台上某些鼓吹“日本高度文明”“中国只能仰望”的极端言论吸引了她的注意,她的世界观开始动摇。

她的父母起初并未关注网络上的风波,只觉得女儿“变得越来越古怪”,对家里关心的回应总是冷淡甚至反感。

直到后来,有人匿名将王懿的社交账号截图邮寄给了她的父亲——那一刻,这位曾经以女儿为荣的父亲,仿佛受到了雷击。

2020年,王懿的生活早已不复当初的意气风发。工作频频不顺,社交圈日益狭窄,加上她在网络上的极端言论逐渐让她被边缘化,生活陷入了窘境。

为了避免引起父母的疑心,她并没有坦白自己计划前往日本的真实意图,而是打起了“生活困难,实在撑不下去”的幌子。

她一边声称自己在国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生活入不敷出,一边打着“度过难关”的旗号,陆续向父母、亲戚以及一些老同学借钱。靠着这套说辞,她最终凑出了一笔不小的资金——大约20万元。

拿到钱后,她没有丝毫停留,迅速办理签证,搭上了飞往东京的航班。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远比她想象得更深更宽。

初到日本,语言障碍、文化隔阂、身份限制接踵而来。她原本想象中的优雅生活、充满自由的氛围并未降临,取而代之的是租住在狭小老旧公寓中的孤独与挣扎。高昂的房租、物价和医疗成本迅速吞噬了她带去的所有积蓄。

她试图打些零工维持生活,但并没有合法身份的她只能靠一些非法的“黑工”勉强维持,收入微薄,生活捉襟见肘。

长时间的营养不良和精神压力逐渐摧毁了她的身体,也蚕食着她的意志。

到2023年,王懿的身体已极度虚弱,她开始频繁头晕、呕吐,甚至时常晕倒在屋里。但她早已与外界断了联系,无人知晓她的情况。

最终,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傍晚,她独自倒在了公寓角落,悄然离世。直到尸体被邻居发现时,她已经去世多日。

作为独生女的她,父母听闻噩耗必定痛不欲生。

她的父亲在接到通知后的反应,却令所有人震惊——他只是冷冷地回应了一句:“我们早就没有这个女儿了。她的事,别来找我。”

原来,这些年王懿在网络上发表的大量极端言论,早已一遍遍地撕裂了父亲的心。

参考资料 河南商报:2023-09-07《37岁名校女硕士饿死日本?留学生:在日本打工较易养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