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算扶苏做了皇帝,秦朝照样灭亡
很多人觉得秦朝灭亡的凶手是秦二世,要是换成扶苏就不会亡国,其实你仔细分析秦朝的历史就会发现无论扶苏还是秦二世,都不会改变秦朝亡国,真正导致它亡国的原因是新旧制度之间的矛盾。
秦以前周朝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分给宗亲和功臣建立“诸侯”国,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威,又在自己管理的土地再次分封给周王室担任官员的卿大夫,以此来维持周王室和诸侯之间的联系,这就是封土建国即封建的由来。
诸侯担任维护和进贡周天子的责任,在自己的封地内又再次分封,将土地分给卿,卿分给大夫,大夫分给士,每个阶级有维护上一级和纳贡的责任,分封制之下又实行县郡制官阶制,每个县管理四个郡,县由卿世袭统治,郡由大夫和士大夫统治。
到了商鞅变法,商鞅推行君主集权,实行县制,剥削卿大夫任县长官的权利,县长官由君主任命,听命于君主,另外实行军功爵位制,卿大夫和宗室没有军功就剥夺世袭爵位的权利,但也限制平民和奴隶靠军功上升到士一级阶级。结果得罪了贵族,落了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取消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两级长官均由中央任命,通过设三公九卿来治理整个秦王朝,靠军功封侯的可以建立“侯国”,侯国与县同级,归郡守管理,封侯的人只有税收的权利。
但对六国贵族没有进行赶尽杀绝,这也给秦王朝带来了危险,因为郡县制剥夺了六国贵族赖以生存的世袭分封制,加上他们没有因亡国被诛杀,所以秦始皇死后成了他们复国复制的共同追求。
所以说秦亡的原因不在秦二世,他只是个导火线,就算仁厚的扶苏继承皇位也不会改变这个结果,毕竟没有被诛杀的六国贵族根本无法接受新的制度,它才是动摇秦朝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