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粟裕反对对越自卫反击战。邓小平也没让粟参与指挥,随后的中越边境冲突持续数年,粟裕也没有参与指挥或担任顾问。
那么,为什么不让粟裕参加这一次的战斗呢?要知道,粟裕的能力也十分强悍,如果他能够参加这一次战斗的话,那么这一次获得胜利就会更容易一点。实际上,这件事情当中有一个重要的秘密。
这个秘密就是,当时粟裕并不支持出兵。要不是后来陈云的发言,邓小平也不决定要出兵。
中越之间的事情发生在胡志明去世之后,越南的新领导人完全就改变了之前的友好形象。把中国视为自己的“假想敌”。越南为了提高自身在南亚地区的“地位”,首先发兵入侵了柬埔寨,然后还在中国的边境不断挑衅。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紧急召开了会议商议。最后,大家决定发起对越南的反击战。最终,在许世友的带领之下,我方一举攻破了越南的谅山地区。
越南完全低估了我国的实力。越南领导人原本以为,中国打不赢越南。可是,意外的是,越南的败退速度竟非常快速。只能说,越南的新领导人,自己把自己的国家推向了火坑之中。
然而,粟裕的指挥能力一直都在许世友之上,为什么没有启用粟裕呢?
其实在这件事情上面,有很多种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粟裕并不支持这一次的出兵,粟裕认为,一旦他们这一次选择出兵越南,那么已经就会导致苏联出兵攻打中国。
毕竟在1978年的时候,越南和苏联之间就签订了同盟条约。这条约之中就表示,如果他们两个其中一方一旦受到了其他国家的攻击,那么另外一方就要无条件地支持对方。
如果中国在这个时候选择出兵越南,那么就等于是在给自己添了两个敌人。而且,关键的是,我国军队在当时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战斗了,突然选择出战,士兵们都没有时间做好充足的准备。
出兵越南这件事情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不管怎么说,粟裕的想法是以国家安稳为基础,他并不支持仓促地进行作战。
所以,邓小平最后选择了许世友作为指挥,参与了这一场的战争。
其次,不仅粟裕不支持出兵,而且粟裕的身体也并不允许他出战。他过去刚跟随部队的时候,就参加了南昌起义。
在部队向福建撤退的时候,粟裕就担任了阻敌的任务。可是意外就这样发生了,粟裕在这一次战斗当中不幸头部中弹。
这一次头部中弹,虽然最后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粟裕花了很长时间才恢复好。头部受伤并不像身体其他的地方,如果没有恢复好的话,会有很大的隐患。
1929年的时候,粟裕又再一次中弹,这一次受伤之后,他又修养了好几个月才痊愈康复。不过,粟裕还是没有放弃上战场,在1930年的他又参加了一次战争。在这一场战争上,他受了最严重的伤。
他在前线指挥的时候,不幸被敌军的炮弹给炸伤,弹片也永远地留在了他的头部之中。在当时那个年代,医疗水平没有现在高超,因此弹片就一直都没有取出来。这几个弹片就一直跟随着他,导致他经常头疼得无法睡觉。
因为常年在艰苦的环境当中战斗,且身体多次受伤,他的身体状况一直都不好。而且很多疾病在当下根本没有时间救治,就这样,他留下了很多的病根。如果他这一次参加越南战役的话,那么他的身体根本吃不消。
越南气候燥热,对于粟裕这样的身体情况来说,还没有参加战斗可能就已经威胁到了他的性命。
所以,组织在再三考虑之下决定,不让粟裕参加这一次的指挥战争。毕竟在邓小平等人的心目当中,粟裕就是一个大英雄,不需要因为一个战争而让他去冒险。
因此,邓小平并不是特意雪藏了粟裕,而是同时考虑到了各种各样的原因。虽然,粟裕没有参加这一次战斗,但是他还是在私下为这一次的战争出谋划策,希望这一次的战役能够大获全胜。
粟裕的这一生全部都献给了祖国,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在1984年的2月,战斗英雄粟裕因病去世。在遗体火化的那一天,在骨灰当中还可以清楚的看到那三片弹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