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北京发现了大太监李莲英之墓,当考古人员揭开棺材后,正准备准备抬起李莲英的尸骨,结果却被吓得浑身发麻,不久,因为棺椁中的一条辫子,揭开了李莲英的死因之谜….. 李莲英,1848年出生在河北河间的一个穷苦人家,原名李英泰。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靠卖皮货糊口,可生意赔得一塌糊涂,还欠了一屁股债。母亲死得早,留下李英泰和一个脑子不太灵光的哥哥。1853年,家里实在撑不下去了,父亲狠心把他卖给一个太监,换了点碎银子。李英泰被净身后改名李进喜,进了郑亲王府,开始了低贱的日子。 在王府里,李进喜干的都是扫地、挑水之类的苦力活,稍不留神就挨打。他学会了察言观色,慢慢摸出门道。1856年,他被送进紫禁城,第一次见到那高大的宫墙,心里既害怕又好奇。刚进宫,他被分到杂役房,每天挑水劈柴,手上磨出厚茧。有一回不小心摔了水桶,被罚跪在冰冷的石板上好几个钟头,从那以后,他做事更加小心,处处留心。 1861年,咸丰帝死了,慈禧靠政变掌了权。李进喜因为脑子活络,被调到储秀宫干些洒扫的活计。他没事就偷偷练梳头的手艺,琢磨怎么能更讨人喜欢。1867年,他升了二品太监,开始接触宫里的大事。1869年,慈禧看中他梳头的手艺,给他赐名“连英”,从此李莲英的名号在宫里传开了。他靠着这门手艺,成了慈禧跟前的红人。 在宫里,李莲英管着太监调配、采买,甚至还能插手递奏折的事。他低调又精明,收了不少贿赂,卖过不少官职,手里攒下不少钱,可从不直接掺和朝政。1908年,慈禧一死,他没了靠山,赶紧向隆裕太后请辞,回了北京过起了隐居日子。1911年,他在家里去世,死因没人说得清,留下一堆疑问。 1966年秋天,北京海淀区恩济庄的一片荒地里,考古队忙活了好几天,终于发现了点不一样的东西。他们挖出一块大石头,挪开后露出个墓室,里面放着一口木棺。棺材上的花纹挺精致,可年头久了,已经斑驳不堪。考古队小心撬开棺盖,准备搬尸骨,结果全傻了眼——棺里只有一颗头颅,脖子下面啥也没有,辫子上还挂着珍珠和一根金丝。 这景象太邪乎,考古队赶紧检查棺材和墓室,想找找有没有别的线索。可翻遍了也没找到啥有用的东西,就几枚破铜钱和碎瓷片。头颅被小心收起来,送到实验室研究。专家一看,这头颅保存得挺好,防腐技术不简单。辫子上的玉佩写着“慈禧御赐”,身份算是坐实了。更让人吃惊的是金丝上的字,放大一看,写着:“光绪三十四年,慈禧崩,李莲英遭毒手,尸身毁,仅留首级以警。”这几句话透着杀气,直指他死得蹊跷。 考古队又回去挖了几天,找到一块破石碑,上面的字模糊,但还能看出“李莲英之墓”。可身体哪去了,谁也说不清。有人猜是宫里斗得太狠,有人说他知道太多秘密被灭口。墓里那条辫子,成了解开他死因的关键。 头颅送到研究所后,专家们开始仔细研究。防腐技术很高明,头颅虽然干瘪,但五官还看得清。金丝上的字反复核对,没错,就是说他被毒杀,身体还被人毁了。玉佩上的“慈禧御赐”也证明这是李莲英没错。慈禧死后,宫里权力乱成一团,李莲英这种靠山倒了的人,自然成了不少人的眼中钉。毒杀他,毁他尸体,可能是警告,也可能是泄愤。 考古队又去墓地筛土,想找更多证据,可啥也没挖到。翻了清宫档案,也只写他“病逝”,没一点细节。民间传说倒是多,可没啥真凭实据。李莲英从一个穷小子混到宫里的大太监,靠的是脑子和手艺,可也因为这些得罪了不少人。慈禧一走,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死得这么惨,也许是命中注定。 李莲英这人,说好听点是聪明能干,说难听点就是个会钻营的太监。他靠慈禧爬上去,在宫里呼风唤雨,可也干了不少昧良心的事。收贿赂、卖官职,手上不干净,仇人肯定不少。慈禧死后,他立马失势,隐居也没能保住命。他的死因到现在都没完全搞清楚,但从那条辫子看,晚清宫廷的狠毒真不是盖的。 看他这一生,既是晚清宫廷的缩影,也是那时候社会乱象的一部分。不能说他多好,也不能全把他当坏人,得看他活在啥样的时代。他死了,墓被挖了,死因的谜团却留了下来,让人忍不住想多琢磨琢磨。 1966年挖出李莲英的墓,不光是解了个死因的谜,还让咱们对晚清宫廷多了点了解。头颅和陪葬品保存下来,成了研究那段历史的重要材料。墓里的东西也透出宫廷的奢华和斗争的残酷。这次发现,给历史学家开了个新窗口,也让普通人能更接地气地看看那时候的宫里到底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