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构建稳定对华关系符合澳大利亚利益

澳大利亚正处在中澳关系的关键十字路口。

作为一个人口较少、经济依赖出口的中等强国,澳大利亚长期以来维系着双重依赖关系——其国家安全仰仗美国庇护,经济繁荣依靠中国驱动。

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澳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自阿尔巴尼斯政府上台以来,两国关系逐步回暖。

目前,堪培拉的对华方针是“在能合作的领域进行合作,必要时保持分歧”,但中澳双方在一些问题上仍持续存在分歧。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对日益逐利化的美国政府是否靠得住感到担忧,这为澳大利亚构建稳定和建设性的对华关系增添了紧迫性。

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亚迎来了重新调整对华政策的战略机遇期。尽管挑战不断,澳大利亚仍可采取三个明确的步骤来加强中澳关系,使之面向未来。

第一,澳大利亚必须制定一项全面和长期的对华战略,使政府和商业部门的对华政策更加清晰一致。这样的战略应实现敏感议题去政治化,为澳大利亚应对外部冲击和地区热点问题提供指引,并使政策制定摆脱当前被动、以安全为焦点的视角。

明确界定战略目标、红线以及特定部门的机遇和制约因素可降低决策相互矛盾的风险。此举也将向国内外利益相关方表明,澳大利亚正采取基于国家利益的自主外交。

“至2040年对东南亚经济战略”等现有框架可为我们提供借鉴。该战略致力于推动澳大利亚与地区伙伴之间的行业合作、经济交往以及人文纽带。同样,类似的对华蓝图应强调在互利合作的关键领域(如旅游、清洁能源和教育等领域)加强经济交往,以及在多边维和行动等其他非争议领域加强合作。

第二,堪培拉应重构对华政治叙事,重新投资于非正式外交,而不是将其默认为对抗。虽然外国干预、关键基础设施安全等国家安全关切理应影响政府的决策,但将两国关系简化为二元对抗将加深猜疑,压缩外交空间。

在双方存在重大分歧的领域——如澳大利亚加入澳英美联盟——堪培拉应明确阐述自己的立场,以减少误判,避免强化加剧紧张局势的零和叙事。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应重振非正式外交渠道。两国官员、学者和专家可以借助这些平台进行坦诚的非正式交流,这有助于在地区安全、科技竞争等议题上澄清误解、建立互信和防止误判。在官方关系紧张时期,此类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澳大利亚必须重振澳中人文交流,培养知华群体以建立长期信任。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留学生人数锐减暴露了现有人文纽带的脆弱性。通过教育、旅游和文化交流重建这些纽带对于恢复相互理解、缓和紧张局势以及抵御政治动荡对双边关系造成的冲击至关重要。

学术交流同样很重要。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202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警告说,在澳大利亚各地(尤其是在大学中),针对中国的研究正在减少;在战略认知需求空前迫切之际,澳大利亚直接了解中国的能力却在衰退。

保持沟通渠道畅通、构建稳定和建设性的对华关系符合澳大利亚的根本利益。(编译/杨雪蕾)

本文由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27日发表,原题为《澳大利亚如何利用特朗普暂停加征关税稳定对华关系》,作者是地缘政治和全球战略顾问吉纳维芙·唐纳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