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少年替父卖酒,凌晨听到小鬼说话,他拿出竹筒逃过一劫

阿丽讲故事 2022-01-09 10:52:47

少年宋诚,明朝洪熙年间宿州宋家村人氏,村里家家户户都会酿酒,只是宋诚因为有祖传秘方,酒的品质最佳。

十六岁的宋诚,秉性纯良,聪明好学,乐于助人,在年幼时已经宁愿让自己饿着,也要把吃食赠与困苦的人。

可他的父亲,他虽无不良的嗜好,也不爱吃喝玩乐,但他为人吝啬,爱财如命,就连自己家酿的酒都舍不得喝,平日里他还没亮,就挑着担子去集市上,吆喝着卖酒。

由于他家的酒百分之百纯粮酿造,酒香百里,不到午时,便卖完回家。

那日,宋诚的父亲身体不适,宋诚便肩负起酿酒和卖酒的重任。然而他的卖酒经历,不仅救了父亲,也改变自己的人生。

1.宋诚替父去卖酒,偶遇神奇一老翁

宋诚天亮后才起床,吃完早饭,便挑起几坛酒,拿起舀酒的竹筒,匆忙往集市上赶。

他找了块空地,酒坛一摆,放开喉咙喊道:“沽酒来,宋家村的酒,纯粮酿造呦!”

可是他吆喝了半天,鲜有人买,深感郁闷,四坛酒,平日父亲卖完后,还能赶回家吃午饭。

一直吆喝到中午,只卖掉一坛酒。

忽然,有个老翁走了过来,吸了吸鼻子,又摇了摇自己的酒葫芦。

他说道:“小兄弟,你这酒好香啊,只是小老儿今日没有带钱,可否品尝一口?”

宋诚忙说:“大爷,谢谢夸奖,此酒是我自家酿造,没带钱无妨,我送你一葫芦便是。”

老翁递过来葫芦,宋诚见葫芦并不大,他本想两竹筒便可以了,可是,一连舀了几筒下去,葫芦并没有满。

老翁见状,忙说:“小伙子,够了,够了。”

宋诚并未停手,一方面他说过送他一葫芦酒,另一方面他想知道葫芦到底能装多少。

一坛足有几十斤重的酒,才装满酒葫芦。

宋诚想着这一趟卖酒钱会少很多,回去后父亲肯定要责怪自己,但是送人的酒怎好要回?

于是红着脸说:“大爷,你的葫芦不寻常啊,只是你能拿得动吗?需要我送你回家吗?”

老翁笑了笑,轻飘飘地拿起了酒葫,也不说话,而是喝了一口。

然后说道:“哇!好酒好酒!真乃纯酿,绝无半点凉水,就如同小兄弟你的人品一般,甘醇,不掺半点虚假!”

宋诚说:“大爷,您过奖了,你这酒葫芦好神奇啊,莫非是宝物?”

老翁笑了笑,然后拿起宋诚的舀酒的竹筒说道:“不是我的酒葫芦神奇,只是你的竹筒太普通。不过今日你的竹筒遇到了我的酒葫芦,往后也会很神奇哦。”

宋诚连忙问有何神奇之处?

老翁说道:“它可以让你心想事成,无论你舀了多少酒,你想它倒出来多少酒,便是多少酒,只是你要凭良心哦。”

老翁又补充说道:“你若有难,竹筒可保你性命无忧。”

老翁走后,直到日落,宋诚才将剩下的两坛酒买完,便匆匆忙忙往家赶。

2.舀酒竹筒变神奇,宋诚内心受拷问

宋诚交钱时,被父亲责问为何少这么多钱?

宋诚只好说,初次卖酒,与人不熟,所以有买有送,日后好卖酒。母亲帮他说好话,父亲只好算了。

宋诚又问父亲为何自己卖酒这么慢?

父亲说道:“你去得太晚了,你到集市,早饭时间已过,那些喜欢喝酒的人,一日三餐都要喝,你没去,只好去别处买了一日的酒咯。”

由于他家的酒产量有限,要过几日才需要去集市卖酒,家里只有几坛,卖给附近的乡亲们。

第二日,他在门口的铺子卖酒,忽然想起老翁说,他的竹筒也会变得很神奇,可是不知道到底神奇在何处?

那天早饭过后,有人拿着酒葫来说,要一斤酒,宋诚心里想着一斤酒,用竹筒去舀酒,没成想分毫不差。

他觉得好奇,拿自己酒壶来试试,果然如此,分毫不差。

即便是平日里看来,只舀出来一两酒,但是心里想着是一斤,倒出来也是一斤酒。

他尝了尝,味道和原先一模一样。

宋诚想着,如果这样,一坛酒可以按十倍,甚至百倍来卖,以后用不着那么辛苦酿酒了。

这时,邻居陈伯说:“阿诚,我家里来了客人,给我来两斤酒。”

宋诚只舀了一两,然后心里想着两斤,因为竹筒的酒可以看出多少,他藏在在柜台后,灌满了两斤酒的酒葫。

这把他高兴坏了,可是又觉得有种骗人和不劳而获的感觉,万一被发现,该如何解释呢?

后来,他换了别的竹筒来舀酒,只多不少。

接近中午,母亲做好饭菜,喊他去吃饭。

忽然,他发现自己试验时想的一斤酒,只舀了一两酒的酒壶,原本满满的酒壶,只剩下一两酒了。

于是,他赶紧重新舀了两斤酒,给陈伯送去说酒少了,陈伯看了看自己的酒壶,并未发现酒少,只是宋诚坚持要再给他两斤。

陈伯笑着说:“这孩子,真实诚,买两斤,送两斤啊。”

宋诚这才安心地回去吃饭。

从此之后,他还是用那个神奇的竹筒舀酒,只是他心里是这样想的,比如客人要一斤酒,他想的是:“给我实实在在舀出来一斤酒,略多一点。”

3.宋父贪心惹大祸,祖宗基业化乌有

这件事情,很快被宋诚细心的父亲发现,他觉得自己卖酒这么多年,都做不到那么准确,儿子为何如此?

那日,宋诚父亲虽然身体已经恢复,他还是特地嘱咐宋诚去卖酒,还特地换下了那个神奇的竹筒。

宋诚早早地去集市上卖酒,他并没有发现竹筒有任何异常,因为他在用神奇竹筒舀酒时,不同重量的酒,在竹筒里面所在的位置,他已经谙熟于心。

即便是普通竹筒,他也能做到分毫不差。

那天宋诚不到中午,酒已经卖的剩余不多,他便不再卖酒,等老翁的出现,感谢他让自己的竹筒变得神奇,掌握了舀酒分毫不差的技能。

果然,老翁再次出现,拿着酒葫芦走过来,说:“小伙子,上次的酒钱我给你,把你剩下的酒都卖给我吧?”

宋诚忙说:“大爷,怎么好意思收您的钱,你让我的竹筒变得神奇,也教会了我做人,做生意讲究诚信的道理,我特地留了些送您呢。”

老翁笑着说:“孺子可教也。”

再说,宋诚去集市买酒后,家中的父亲拿着竹筒,试来试去,竟然发现了竹筒的神奇之处,由于他爱财如命,便降低价格叫卖自己的酒。

只是他给的酒却连十分之一都不到,看着那些银两,高兴得不得了。

可是宋诚卖完酒,在集市吃过饭,又按照父亲的叮嘱买了不少东西,等回到家天色将黑。

等他到了家门口,只见门口人山人海,父亲则被人打得鼻青脸肿,众人见宋诚回来,因为他平日里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并没有为难他。

有人说:“宋诚,你爹太可恶了,说他的酒便宜四成卖给我们,我们本想买了做点生意,或者留着喝,走的时候好好的,可是后来发现,酒只有十分之一都不到。”

宋诚连忙问父亲钱退给别人没有?可是父亲说:“诚儿,我都这样了,能不退给他们?只是他们说,因为从我这里进酒贩卖,诚信有了损失,让我赔偿他们损失啊。”

宋诚连忙问赔了没有?父亲说:“那可是我的命根子啊,怎么舍得,他们虽然只拿了十分之一的酒,但是钱都退给他们,他们是白拿了啊,还要赔钱?”

宋诚忙说:“爹爹,这都什么时候了,您这么做,让整个村酿酒的人的诚信都受损失啊,钱没了,咱还可以挣。”

众人跟着喊赔钱,宋诚父亲无奈,只要拿出全部的钱赔给他们。

可是忽然有一个人说道:“他们家让我们宋家村名誉扫地,不能留下了了,除非离开,否则打死他们。”

宋诚一看,那人是村里品质第二的人家,多次劝宋诚和父亲交出秘方共享,可都被拒绝,因此怀恨在心。

宋诚家祖祖辈辈都在这个村,酒窖也在这里,如果离开这里,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如何谋生?

可是众人纷纷拿起东西要动手。

4.异地他乡从头起,重整旗鼓酿好酒

忽然,宋诚一家三口凭空消失,惊呆了众人。

宋诚来到地上,发现旁边多了一个人,是那个老翁,但他们站稳之后,又忽然离去。

可周围是陌生之地,问了行人,才知道自己在亳州的郊外。

天色已晚,身上分文不剩,肚中饥饿,连个人家都没有,三人只好互相搀扶,往前赶路,忽然间远处有个破屋,赶紧进去,讨口饭吃,等天亮进城找事情谋生。

可是屋里空无一人,仿佛很久没有主人,父亲说:“我走不动了,这里好像是空屋,我们收拾收拾,暂住一宿,明日赶路吧?”

三人将屋里收拾赶紧,宋诚去了后院,看到有一口井,他找来破水桶,准备在井里打水,然后用竹筒舀水给父母还有自己喝。

可是他往下一看,是口枯井,叹了口气说:“哎,要是井中有甘甜可口的井水就好了。”

他刚想到这里,老翁再次出现,用手往井里指了指,口中念念有词。

宋诚低头一看,只见井里忽然有月亮的影子,井里水量充足,他忙打水上来,喝了一口,甘甜可口,而且肚子也不觉得饿了。

他连忙叩拜老翁相救之恩,相助之情。

然后将老翁引荐给父母,告诉父母他和老翁的经历,宋诚父母知道是老翁救了自己全家,连忙叩拜谢恩。

老翁对宋诚父亲说:“老家人,你既然给儿子取名一个‘诚’字,你儿子做到了,可是你没有哦,你的秘方原本可以酿出更好的酒,可是你贪心,缺斤少两,为了多赚钱,以后酿酒之事交给宋诚便是。”

宋诚父亲羞愧难当。

此时,宋诚舀水给父母喝,他们也觉得很神奇,从未喝过如此甘甜的井水。

宋诚忙说:“爹,娘,我们就在这里落脚,我去附近的集镇找活做,攒些钱,买来工具,粮食,我们重新酿酒,有如此好的井水,酿出来的酒肯定超过原来的。”

话音刚落,老翁说道:“何必这么麻烦?那我要等到多久才能喝上你酿的酒?”

忽然,原来宋家村的酿酒工具,还有酿酒所用的粮食全部出现在后院里。

宋诚一家三口,齐心协力,重新酿出了好酒,品质远超上次。

老翁每日都来喝上几口,但他不贪杯。

宋诚的父亲便如同往常一样,去集市卖酒。

那天,宋诚的父亲觉得头晕眼花,卧床不起,宋诚请来郎中,郎中说并未大碍,休息几日便可。

5.宋诚卖酒遇小鬼,取出竹筒逃一劫

次日,宋诚早早起床,挑起酒,头顶繁星满天,地上黑幕笼罩,脚下的路影影绰绰勉强看清路面。

他深一脚,浅一脚向前行进,来到一处高岗,他想停下换换肩,歇歇脚。

谁知刚一停下,就听见岗下草丛中有说话的声音,第一个声音说道:“哥,这个人看身形不像是上次那个那头啊,不会弄错了吧?”

第二个声音说道:“弟,人不同,但酒香是一样的,难不成他换了装束?”

第一个声音说道:“哥,那老头太不讲诚信了,每次都说送我们酒喝,可是只是让我们闻一闻,连坛盖都不打开,然后说下次一定送我们酒喝。”

第二个声音说道:“弟,是啊,这老头太贪心,总说自己家境贫寒,攒钱给儿子娶妻生子,我看他就是财奴。”

第一个声音说道:“哥,既然如此,不如我们取他性命,可以慢慢喝酒了。”

第二个声音说道:“弟,不可啊,我们虽是鬼差,但无权掌管人的生死,而且他没命了,酒喝完了,我们岂不是又没好酒喝了吗?”

第一个声音说道:“哥,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实在是被酒香勾的馋虫都出来了,到时候我们拿着酒去找给当差的人喝,求把他名字写上不就完了?他不在了,还有儿子,或许不像他这么吝啬,我们可以继续有酒喝,不是吗?”

宋诚听的头发直竖,想赶紧挑起酒条向前赶路,可是双腿不听使唤。

而此时草丛狗友脚步声向自己靠近。

他心想可能因为父亲贪财,不讲诚信,说谎命丧此地。

他忽然想到,老翁说过:“你若有难,竹筒可保你性命无忧。”

她拿起竹筒,心里默想:“竹筒,救命。”

可是并无效果,身后的声音依然向自己靠近,他忽然灵机一动,打开酒坛,拿起竹筒,舀出酒来,举过头顶,壮胆说道:“二位手下留情,请喝酒。”

两个黑影可能以前只是隔着酒坛闻到酒香,这次闻到了舀处来的酒香。

又见宋诚举过头顶,说请喝酒,两个黑影二话没说,你一口,我一口痛快淋漓的喝了起来。

边喝边说:“好酒,好酒啊!”

不多时二人喝完一竹筒,宋诚忙想再舀,其中一个声音说道:“罢了,我们已经过了酒瘾,喝多误事,你走吧。”

从哪以后,老翁再也没有出现过,舀酒的竹筒变得普通。

而宋诚讲究诚信,用心酿酒,他的作坊越做越大,名镇四方,宋诚父亲不在爱财如命,而是周济穷人,反而觉得很开心。

后来,宋诚娶妻,生儿育女,一大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只是他每次酿完酒,开坛时会祭天,祭地,祭祖,祭鬼神,尽皆顺利。

6.写在最后

都说行善积德有福报,而做生意最大的善良便是讲诚信。

宋诚初次买酒,见老翁讨酒喝,善良的他说送老翁一酒葫芦酒,虽然一坛酒下去了,父亲会责备。

但他说到做到,还担心老翁拿不动。

老翁让他的舀酒的竹筒变得神奇,我想是老翁想试试他到底有多讲诚信,再决定是否帮他吧?

可是宋诚的父亲却截然不同,爱财如命,本来可以酿出很好的酒,但他唯利是图。

他得知舀酒的竹筒神奇之处,便想着一夜暴富,结果钱财全无。

后来野外遇到讨酒的,答应送酒,却不讲诚信,险些丧命,我想是老翁看在宋诚的面子上,让他卧床不起吧?

既然宋诚心地善良,心有诚信,心存敬畏,自然会尽皆顺利,大家觉得呢?

声明:本故事旨在传承民间艺术,劝人为善,弘扬传统美德,切莫与封建迷信挂钩,谢谢。

0 阅读:143
阿丽讲故事

阿丽讲故事

分享情感故事,品味人间真情,梦回年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