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闹天宫》之父,动画王国追梦人严定宪

扶摇天下人文 2022-04-14 20:26:53

说起中国动画的巅峰之作,《大闹天宫》绝对是毫无争议的王者。这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于1961年的纯手绘动画电影,其制作水准之精良、画面风格之精美,即使在电脑制作技术已经十分发达的今天仍被看作是一部难以超越的传世之作。片中孙悟空的形象更是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深深的印刻在每一位观众的心里。

一战成名,《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的筹备开始于1959年大跃进那个特殊的年代。这部时长114分钟的动画电影接受国家投资高达一百多万元,在当时可谓天价。

所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来完成这次挑战。从香港回国的中国动画电影鼻祖万籁鸣担当导演,他曾经制作了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

摄制组在原画绘制人员的挑选上也是慎之又慎。在那个以手绘为全部制作手法的年代,原画师就相当于电影中演员的角色。一个动画角色的表演好坏与否全靠原画师一笔一笔的画出来。刚刚20出头从学校毕业不到三年的严定宪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原画组组长。

万籁鸣先生在制作《铁扇公主》时模仿美国动画的痕迹明显。在之后几十年的创作中他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想制作出一部有世界影响的作品那就一定要有中国的民族特色。所以此次《大闹天宫》的美术设计请来了现代中国装饰艺术的奠基人之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光宇先生创作。

在上海闭关创作的一个月里,张光宇为大闹天宫绘制了将近20个主要角色的形象设计。如骄纵自傲的哪吒,处于焦点漩涡的玉帝,嚣张跋扈的二郎神,老谋深算的太白金星,处处都体现着具有民族化性格的特点。但是唯有在最重要的主角孙悟空的设定上导演与张光宇产生了分歧。

动画片的制作与美术创作不同。影片里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一张一张的来绘制,而且要经过描线、上色、拍摄等多个环节的制作。如果线条过于繁琐,那么在绘制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前后不统一,线条抖动的问题。于是修改孙悟空形象的重任就落到了原画组长严定宪的身上。

在1960年那个炎热的夏天,严定宪每天下班回家临摹西游漫记,上班时间每画完一版形象就和导演讨论修改意见。经过数次反复的打磨,终于塑造出了导演满意的孙悟空形象。

孙悟空其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绝不亚于美国动画明星米老鼠、唐老鸭。正是通过严定宪不懈的努力才让这位神采奕奕、勇猛矫健的美猴王成为了80后心目中的集体回忆。

孙悟空的形象定稿后,原画组马上开始了角色表演的设计工作。但是由于孙悟空角色性格的特殊性,其动作特点的设计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第一部长篇动画,大部分制作人员并没有制作长篇动画的经验。孙悟空这一形象在新中国的大银幕上也是第一次出现,并没有一个可以学习参考的标准。

几次试验后都没有找到属于孙悟空自己的动画特点,原画组决定另辟蹊径尝试一种新的创作方法,请来了南猴王郑发祥。郑法祥在当时被尊称为南猴王,充分显示了他在猴子戏表演上的权威性。

演了一辈子猴子戏的郑发祥给严定宪讲过两回戏,对于严定宪来说就像是打开了另一种思维模式,完全摒弃了之前英雄式昂首挺胸的动作方法,将孙悟空的表演带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

动画师们在细节之处的独到描绘,加上传统戏剧文化的加持,使美猴王在动作神态的表现上融合了中国古典戏剧表演中人神猴的三种特性,呈现出了既保留中国传统视觉体验又带有极致想象力的世界级的动画表演。

在美术设计完成后,大闹天宫剧组正式开始了最繁忙也是最富创意的中期制作阶段,相当于电影中演员表演的拍摄阶段。

按一般的流程来说,导演会先把每一段戏的情节都设计好,原画按照导演的想法来绘制。但是万籁鸣导演却给严定宪出了一道难题。这份工作大大超出了原画本身的工作难度。

导演提出让原画师们自己创作的要求让严定宪很发愁,因为他的优势是造型能力强,线条优美,但在动作创意上需要一个思考的过程。想要达到导演的高标准又不能拖延制作周期,难度确实很大。

就在严定宪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救星般的人物出现了。她就是严定宪的妻子林文肖。

勇斗四大天王的段落,在大闹天宫中算得上是一段经典设计。片中对四大天王的法器赋予了不同的个性使枯燥无趣的打斗变得张弛有度,新意迭出。为了将这段六分钟左右的打斗片段做出彩,严定宪和林文肖绘制了不下千张的手稿。

如果只是你来我往的打斗戏,画出来肯定不如舞台上表演的精彩。加入更多的动画元素又怕过于轻飘破坏了整体的美术风格。该从何下手设计打斗桥段,夫妇二人一开始并没有十分出彩的想法,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新的灵感来源。

夫妻二人从庙堂艺术中找到了设计灵感,他们马上着手赋予每一个法器最适合动画表演的属性,并以这些特点为原点,发散思维来设计四大天王与孙悟空之间不同常人的斗法。

大闹天宫分为上下两部,上集52分钟,1961年上映。从动作表演和美术风格上来说绝不逊色于同年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电影《101斑点狗》。其开创了中国美学动画风格,达到了至今仍未超越的巅峰。严定宪也和上海美影一起迎来了第一次创作高潮。

这部一共12卷胶片的动画电影,共有850余个镜头,共绘制了154000余张动画。这些都是包括严定宪夫妇在内的八名原画和十几名助手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完成的,可谓那个特殊年代独有的奇迹。

严定宪为《大闹天宫》绘制了上万张原画,这是一名动画工作者很习以为常的工作量。一秒钟对于普通人只是眨眼的瞬间,但对于动画师来说一秒的动画意味着需要绘制至少24张手稿,如果没有理想的支撑很难坚持下去。严定宪在童年就种下了这颗理想的种子。

1936年出生于无锡的严定宪,小学时期就跟随当教师的母亲来到繁华的大都市上海。当时上海的电影行业十分发达,好莱坞六大制片厂在上海均设有办事处,沃尔特迪斯尼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的影院动画。

和现在的小朋友一样,童年时期的严定宪被屏幕上的奇幻世界深深的吸引了。

从小痴迷于美国动画的严定宪,也练就了非常不错的美术功底。所以当听说苏州美专有一名叫钱家骏的老师开办了动画专业的时候严定宪十分惊讶,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中国有人在做动画。兴奋的他立刻放弃了学习美术专业的想法,转而报考苏州美专的动画专业。

《大闹天宫》是严定宪担任主创的第一部长篇动画,上集上映后反响强烈,但是两年后制作完成的下集却没有那么幸运。1964年,由于时代环境的变化《大闹天宫》遭到雪藏,直到14年后的1978年才得以和观众见面。也正是到了这一年,严定宪才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起迎来了新的转机。

重新出山,《哪咤闹海》

从1968年到1978年的十年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停止了艺术创作,严定宪也一度认为此生不可能再有机会做动画。随着文革的结束,上海美影也开始逐步恢复创作生产。并计划制作一部长篇动画为来年的国庆30周年献礼。

时间紧任务重,没有时间创作新的剧本。这时文革前的剧本《哪吒闹海》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上海美影厂从荒废十年的队伍中集合全部可以集合的优秀力量,在《大闹天宫》中担任原画组长的严定宪这次担当的重任是原画导演,夫人林文肖担任原画组组长。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制作出比《大闹天宫》更好的片子来。

为了与《大闹天宫》有所区别,此次《哪吒闹海》的美术总设计请来了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的张仃先生担任。然而历史总是那么的相似,在主角的设计上美术家与导演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想法。

1978年的中国文革刚刚结束,左的思想仍旧控制着很多人的神经。他们认为哪吒应该是渔民的儿子,黑黑瘦瘦。但是严定宪则坚持认为既然要搞创作,就不要受到思想的拘束。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突破。

经过一番讨论,导演组最终还是将哪吒的角色定稿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美术组吸取了年画的表现手法,哪吒双眼炯炯有神,灵气中透出一股韧劲。身材似藕节,洁白剔透,成功塑造了一个惹人怜爱的灵魂的形象。使观众爱上这个角色才能在他为父自刎时引得观众为其神伤,在复活后让观众感到欣喜,这一点白白胖胖的哪吒做到。

哪吒闹海分为四个高潮点,即“生、死、活、闹”,生的离奇、死的感人、复活的惊喜和闹海的坚定。其中复活的戏份被称为最能将《哪吒闹海》和《大闹天宫》区分开的一场戏。

与《大闹天宫》注重于闹不同,《哪吒闹海》更讲究文戏的表达。文戏需要通过角色每一个细节的描写来表达角色的心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纵然莲花复生,那并不是哪吒”。这句是对复活一段戏的精妙总结。所以如何在神态上区别复活前后的哪吒确实是提升整部影片层次的一个重要环节。

动画师们压抑了十年的创作热情全部倾注在了《哪吒闹海》身上,使这部全长65分钟的动画历时仅八个月就创作完成,作为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成为我国动画业日后改编动画的范本,而严定宪夫妇也和上海美影厂一起走出了荒废近十年的创作进度,迎来了第二次的创作高峰。

面对市场,重新改变

《哪吒闹海》完成后,严定宪又担当了人参果、金猴降妖等多部长篇动画的导演工作。1984年,他接过特伟手中的接力棒,成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第二任厂长。

刚一上任,他就感受到了社会变革带来的巨大压力。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与《大闹天宫》那个计划经济的年代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市场经济的大潮扑面而来,上海美影这艘航空母舰的转身却显得有些缺乏动力。

上个世纪80年代,在电影院播放长篇电影之前都会先播出一个10到20分钟左右的纪录片、科教片和动画片,这几乎是那个年代传统的观影习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当时很大一部分经济来源是制作这些短片动画。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电影院开始以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取消短片动画的放映可以使电影的放映场次每天播出至少一场。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所以越来越多的电影院不再需要这种动画短片,这使得上海美影的作品逐渐失去了销路。

陷入了没有市场的困局,这就是严定宪上任厂长后面临的现实窘境。既然电影院已不再需要短片动画,转战为电视台制作动画成为了严定宪拓宽业务渠道的首选。但是与在电影院播放不同,短片动画对于电视台巨大的播出量来说显得过于单薄。所以严定宪不得不探索出一条适合电视台播放的动画模式。这时一个人的话给了严定宪很大的启发,这个人就是阿童木之父——手冢治虫。

手冢治虫是日本动画产业之父,其公司制作的铁臂阿童木开创了日本产业化制作动画系列片之先河。80年代的日本动画已经发展到黄金时期,一部《铁臂阿童木》可以制作上百集的动画在电视里播出。

严定宪和手冢治虫因动画结缘成为了好朋友。在学习了日本产业动画成功的经验后,严定宪深深的觉得回到国内一定要发展我国自己的动画系列片制作。

《邋遢大王奇遇记》作为严定宪着手推广系列片之后的第一部动画系列片,讲述了一个不爱干净的小男孩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逃离鼠国的故事。

《邋遢大王》故事情节紧凑,想象力丰富。小邋遢每一集中的成长都有很强的寓教于乐的效果。邋遢大王上映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小朋友们在看完一集后争相等待下一集的内容。

《邋遢大王》试水成功之后严定宪又一口气推出了《葫芦兄弟》、《黑猫警长》等多部至今脍炙人口的系列动画。各大电视台争相播出使上海美影走出了有产品没销路的死胡同,迎来了动画系列片制作的高峰时期,可谓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第三个黄金时代。

时光荏苒,或许你已经不记得每一部片子里的具体情节。但这些对于现在的80后来说已经不是几部简单的动画片。他们串起的是小学一下课就飞奔回家,坐在电视机前等待黑猫警长、舒克与贝塔、葫芦兄弟。

这每一集的动画背后都有严定宪不断探索努力改革的功劳。为了当好厂长这个角色,他历史任期内不兼职导演的工作,一心铺在系列动画片的研发上,为80后留下了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童年影像。

虽然现在的动画制作技术已经和当年截然不同,但严定宪仍旧认为手绘才是动画最核心的价值。动画之父埃米尔科尔曾经说过“做动画的人像上帝一样在创造世界”,这是每个动画人坚持创作的原点。

谁能想到那个曾经在电影院里痴迷动画的小男孩会在日后为观众建造那么精彩的幻想王国。对于现在的中国动画,只要还有人坚持自己的创作就不会一直消沉下去,总会迎来更好的作品。

0 阅读:208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