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人一整夜都坐在湖边,饶有兴致地摆弄着钓竿,眼睛紧盯着漂浮的浮标,却始终没看到任何动静。
天色渐渐变暗,鱼似乎对他的热情完全无动于衷,漂浮的浮标像一个无情的调皮鬼,时不时跳动一下,像是在嘲笑他的耐心。钓鱼人心里不免有些沮丧,觉得这鱼仿佛已经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他怎么努力,它都不肯上钩。
于是,他干脆将视线从浮标上移开,开始发起呆来。漫无目的地望着远方的湖面,偶尔捡起一块小石子,丢进水里,听着石子击水的声音回荡在寂静的夜空中。
就在这时,突然从灌木丛中蹦出来一只老鼠,它偷偷摸摸地绕到钓鱼人旁边,丢下一条鱼,然后转身就跑。它的动作快速且干脆,完全没有多余的废话,也没有试图引起钓鱼人的注意。
而钓鱼人早就注意到这只老鼠了,没想到老鼠竟然给他送鱼,这是在嘲笑他吗?老鼠可能在感慨,没天赋就别钓了,回家陪陪老婆吧。
▶网友热议
——羞辱,赤裸裸的羞辱。
——老鼠:大哥你的钓位占着我家门口了,我送你条鱼回家吧。
——这可不是演的!是路过回鼠窝还是真送的?巧合与灵性!
——他俩要是不认识,我吃一个广东人。
——老鼠:空军好几天了,实在看不下去了!俺逮一只送你吧。
▶科学解释
老鼠的这一行为,其实是从它的“社交智慧”和对环境的观察力中衍生出来的。虽然老鼠并不具备人类那样复杂的情感和思想,但它们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尤其是在处理周围的情境时,常常能展现出意想不到的“聪明”。
老鼠的行动可能有一种“善意”的成分,它的行为虽然并非像人类一样充满深思熟虑,但却反映了它的“帮助心理”。它带来了鱼,可能并不是因为它特别想帮助钓鱼人,而是因为它察觉到钓鱼人的困境,它自己已经习惯了通过找到食物来解决问题,看到另一个个体无果地等待,也许产生了某种“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