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两面,浅谈影视剧中的“人格分裂”

人如戏剧蝶如庄周 2025-02-22 16:25:57

臭名昭著的酷吏周兴在《大明宫词》中对登基不久就受到各方势力反对的武则天说过,“天下最易变的是人心,最善于伪装的也是人心”,意在表明人心的复杂往往超出想象,深不可测。人心复杂,人这个心的载体更为复杂,很多时候兼具积极正向和消极负面的品质,或者说是被社会大众或时代赋予的必须具备或应该具备的品质相对于不符合大众道德标准的、被视为自私自利的品质,是为一体两面。有的时候,人长期被责任、规矩、恩义等道德准绳压制着,只能压抑自己的本心,但是本我又不断觉醒,故而会分裂出第二个人格:一个循规蹈矩,一个做自己。在《天地传说之鱼美人》中,孙莉饰演的宰相千金金牡丹幼承庭训,封建礼教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但得知自幼指腹为婚的书生张子游前来提亲,春心萌动的她在侍女兼表妹小蛮的助攻下,第一次生出了一丝叛逆之心:她想突破男女大防,见一见张子游。

然子游被牡丹的父亲安排到了下人房间备考,并且嘱咐过两人不得私下见面,只有等子游高中状元后,才能完成婚约(实际上宰相和其夫人已经向牡丹透露,他们想要先稳住张子游,让他知难而退不落人悔婚及嫌贫爱富的口实,实际上已经在着手准备将牡丹嫁给将军之子江云飞,牡丹对其只有兄妹感情并无男女之爱)。牡丹和小蛮都无能为力,牡丹只能在庭院中弹琴以抒发自己无奈忧郁的情绪。恰逢此时,牡丹喂养的两条鲤鱼成了精,小鲤鱼精小莲为了报答牡丹的喂养之情,帮助牡丹和子游见了面,两人通过琴箫相和,确认了彼此的心意。之后,牡丹也在尝试突破封建礼教的桎梏,比如夜会子游、主动到子游的房间帮他提笔磨墨、与他一起研读诗书,让一旁磕两人CP的小莲对人世间的情爱也有了莫名的向往。然他们暗中幽会的事情还是传到了与牡丹有婚姻之约的将军之子江云飞和牡丹父母耳中,狼狈为奸的他们陷害了子游,成功将他赶出了相府,牡丹也大受打击,一病不起。

深知两人还互相喜欢,但苦于没有机会见面互诉衷肠的小莲化作了牡丹的样子,假称自己是牡丹的另一面,劝解牡丹要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牡丹心里也认可小莲的说法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可自己已经被礼教这张大网紧紧罩着、动弹不得,所以有心无力。确认了牡丹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小莲便附在了牡丹身上,以牡丹的身份去见子游。谈话间,子游也对这个俏皮可爱、天真浪漫、大胆率真的,和之前的温柔大方、知书达理的牡丹截然相反的“新牡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小莲这一闹让本已忧思缠身的牡丹身体更加虚弱,也引来了捉妖大师张天师,为躲避张天师的追击,自己和母亲只得逃往洞庭湖暂居。虽然母亲告诫小莲不要过度掺合人间事,尤其是男女之事,可是一心想做好事、帮助朋友的小莲却将母亲的话当成了耳边风,又三番两次化身成牡丹,将牡丹无法说出口的心事讲给子游听,坚定了子游与牡丹长厢厮守的决心,春花爱屋及乌,也只得答应女儿小莲帮助这对苦命鸳鸯。

牡丹出嫁当天,子游在春花、小莲和堂本刚的帮助下成功抢走了载着牡丹和小蛮的花轿,可惜牡丹已经因伤感无法与子游再见一面而离世。看着哭成泪人的子游,小莲于心不忍,又附身了牡丹,在春花的掩护下和子游暂避在离京城几千丈开外的田园小居。春花经此一事元气受损,决定闭关修炼,叮嘱小莲最好只是因为同情子游才假扮成牡丹而不要真的动了人类的感情,免得千年道行一朝丧,小莲满口答应,自己都不知道其实她已经对子游情根深种。之后的日子,小莲继续化身成牡丹的样子和子游相处,子游也逐渐被这个别样的牡丹所吸引,被她身上无穷的快乐和能量所感染,逐渐忘却了原本的牡丹并非如此,换言之,子游也已经对逐渐爱上了这个披着牡丹的外皮内心却是小莲的鲤鱼精。

然阴毒的江云飞嫉恨牡丹和子游串通鲤鱼精让自己在大婚当天出丑,勾取牡丹的魂魄不成,又派孤魂野鬼吸取子游的魂魄,幸被小莲发现,但小莲也在和江云飞打斗中受了重伤,昏迷之中被赶来的子游发现了其鲤鱼真身,子游被吓得魂不附体,不敢也不愿相信自己一直以来爱的、与自己相处的不是牡丹而是堂本刚等口中害过牡丹的鲤鱼精。无论小莲怎么解释、怎么示好,子游都将她当成洪水猛兽,更不愿直面自己已经爱上了她的事实,甚至联同张天师做局将小莲困住,还是在牡丹魂魄的苦心劝说下,子游才偷偷放走小莲。眼见女儿如此痛苦,春花便央求前身是鲤鱼精如今已得道成仙的洞庭湖仙子帮助小莲化身为人,代价则是春花要牺牲自己三千年的道行和得来不易的元牝珠,甚至是自己的性命。小莲不愿意母亲做如此巨大的牺牲,然春花心意已决,最终小莲在洞庭湖仙子和春花的帮助下成功转身成人,但也因眼见母亲为保护自己死在张天师剑下,受到极大刺激而失忆。

得知小莲为了能和自己不再人妖殊途,承受巨大痛苦变成了人,还要承受元牝珠每日在腹中维持生命时难以言状的刺激,更得知了如果三日之内小莲没有和自己成亲就会因为失去爱情的支撑而死去,子游也鼓起勇气,直面他和小莲的感情,拼命朝着小莲所在的李家村方向飞奔而去。经过多番波折,俩人还是死在了江云飞的手中,让观众意难平,所幸两人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永不分离,没有人再能拆散或打扰他们。小时候看这部剧,觉得牡丹和小莲是两个人,一个知书识礼、温文尔雅,一个天真活泼、不拘小节,现在在看,其实牡丹和小莲更像是一个人的两面。

牡丹温柔的一面是因为幼承庭训,被封建礼教耳濡目染,其实她的内心深处并不快乐但又不得不遵守和被束缚,这更像是一种为了生存而不得不牺牲本我做出的妥协。小莲更像是牡丹最真实的一面,所谓最真实的一面,在剧中就是指想冲破一切束缚和子游在一起,并且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想放声大哭或大笑,想放肆做自己不用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哪怕就一次;想现身说法,痛斥吃人的礼教对女性的压迫和荼毒;想追求身为女人或者应该说身为人的自由,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不是男女大防……而是可随意进出任意场所,可随意会见任何人,可大胆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被周围的人尊重,不是不能,只看自己愿不愿意。遗憾的是,牡丹这个第一人格没能完成与子游相守一生的心愿,死在了以父母为代表的封建礼教的迫害之下;幸运的是,小莲这个第二人格代替牡丹和子游共度了一段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时光,用尽身心的一切能量表达着对子游的爱,接受着子游的爱,最终也成为了最后陪伴或者说一直陪伴在子游身边的挚爱,算是圆了牡丹未了的心愿,牡丹亦可以瞑目。

最后以《金枝欲孽2》中如妃的感慨结尾:“当日动乱之时,孙白杨和华贵人于火海中生死与共,令人愁伤,但亦令人欣羡。毕竟能够在凡尘间觅得知心,无论结果是白头到老,抑或只能同生共死,始终都不是寻常你我可以轻易领受的一种福分。就算血脉亲伦,缘厚缘薄亦各有命定,更何况是男女之间的一份情?既无得到在前,又何来有所追悔在后?天底下本来就是憾事处处,能尽如人事者就只得一二,不过亦因为美满难求,人世只可以时刻有所期盼。正如我期盼淳贵人并未身死于动乱当中,或许她早已换了另一段人生,平淡安度。至于安茜,虽然当日踏上的是一片茫茫前路,但总算不是孤身踱步,这就已经足够了。每一个人总有每一人的天命归结,本宫很清楚。”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