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大国驻华外交机构的官方微博,居然会发生这种自相矛盾、前后不一致的事情?
没错。
还好,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花旗国驻华大使馆历年的官微吧!
2023年,说的是“农历春节”,用的英文是Lunar New Year,好像这节日与中国无关似的。
花旗国国务卿布林肯的“农历新年”声明,也是Lunar New Year。
这条微博消息配图也是Lunar New Year。
接下来,让我们顺藤摸瓜,看看最后能摸到什么样的“瓜”。吃瓜的朋友们,您且坐好了!
2022年1月28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发布官微消息,说的是“祝大家春节快乐、万事如意”,称呼中国新年为“农历新年”。
2019年2月3日,美国大使馆发布的官微消息,所称是“农历新年”,配图是Lunar New Year,仿佛没什么变化,别急。
2018年2月9日,花旗国狗年邮票上标注的是Lunar New Year。
重点来了。
2017年1月26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官微发布的消息是:“为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美国驻华大使馆将于1月27-31日闭馆,我们祝大家春节快乐!”
配图不是Lunar New Year,而是Happy Chinese New Year。
2016年2月5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发布消息:“为庆祝中国春节,美国驻华大使馆将于2月6日-10日闭馆,我们祝大家猴年吉祥!”
配图是一个大大的福字,下方英文注明:Chinese New Year, the Year of Monkey。
哦,原来,2017年之前,你们一直都称中国春节、中国农历春节、中国农历新年,英文标注也是Chinese New Year,是有“中国”二字的呀。不仅如此,这个中国的前缀冠词,一直存在了很多年,此前一直都是这么称呼的,报刊、杂志、新闻报道中皆是如此。
现在,这么一改,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连树都知道“皮”很重要,人怎会不知?
2017年以前,也没见花旗国有人反对“中国春节”的提法,也没见有人鼓捣这个事儿,怎么2017年一过,妖风就刮起来了呢?
说到底,还是一心抢夺文化的南韩搞出来的。
处心积虑把“中国春节”、“中国农历新年”里的“中国”二字替换成“Lunar”,就是想在一系列的铺垫之后,公然强取硬夺,待条件一成熟,说不定还去申请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的,然后,就彻彻底底是他们家的了。
这配合打的,啧啧。
遇到不明所以的老外,倘若需要向他们解释这一问题,其实可以这么说:
南韩以前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中国是它的宗主国,文字、衣冠皆同中国,历法也是用中国历法,过中国节日。日本人也过耶诞节,难道日本人会把这个节日称之为“日本耶诞节”吗?
用户18xxx55
庄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