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在赤水河流域(云南段)斑鸠井河段,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和西南大学监测团队开展鱼类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发现了娃娃鱼“家族”群体。
有两尾娃娃鱼已经被采集过三次,是迄今发现的赤水河云南段的最大物种。大的体长107厘米,体重10.58千克;小的体长70厘米,体重6.01千克。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威信站站长赵祖权:“今年是我们第3个年头在这个区域监测到娃娃鱼,说明大鲵在这块儿形成一个小的群体。”
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学名大鲵,它们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常被当作判断当地水生态环境质量的直接标准。在赤水河流域娃娃鱼所处栖息地内,它的捕食对象白甲鱼、光唇鱼等均有采集到,表明流域内水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娃娃鱼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适宜成长的条件。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威信站站长赵祖权:“它是一种洞栖性的两栖动物,也就说我们岸上的环境也好,水体的环境也好,这个种类才能够存活下来,也就是这片区域是非常适合它们生存,其他河段偶尔会发现,不像这个区域那么集中。”
两尾娃娃鱼在做完测量后已及时放归河流中。近年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严格执行长江大保护政策的同时,积极开展水质、鱼类资源监测活动,并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日常监管、环保宣传等系列工作,为大鲵、金沙鲈鲤等珍稀鱼类的繁衍栖息营造了良好环境。
记者:昭通融媒孙贵波杨芳汪健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