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预算考虑无线HiFi音箱,如何选择?
万元预算选择无线HiFi音箱,你能想到几个品牌?
作为轻度发烧的音乐爱好者,我已经集齐三个国家品牌4K~1.4W不同价位的音箱,它们外观差异化较大,使用场景各不相同,内在音质也是有着各自的特色,我日常会切换不同音箱尝试不一样的听感。
不同品牌的音箱都有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外观传承设计的一些元素,比如今天的主角麦景图,这个成立于1949年的美国品牌,一直以来都以功放技术独步天下而闻名,同时外观设计上一直保留着Blue Eye(湖蓝色指针式指示器)这一标致性元素,属于那种见一眼就很容易记住的音箱品牌。
麦景图作为真空管的鼻祖、晶体管与集成电路的先锋,可以说缔造了真空管音响的黄金年代,直至今日依旧有着庞大且口碑不错的功放市场。
关于品牌名另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麦景图的英文商标McIntosh和苹果公司1984年推出的麦金塔(Macintosh),非常接近,原因是麦金塔发起人原计划用一种苹果品种来命名这台电脑,也就是McIntosh,和麦景图完全一致,为了避免名称重复,苹果就改动了几个字母,变成了麦金塔。
不过此前麦景图的产品都是发烧级别,动辄几万起步的售价,让普通消费者很难接触到,而今天我们要聊的音箱型号,来自麦景图的RS150,它就亲民很多了,所谓“万元以内听个响”,麦景图 RS150刚好卡在了万元以上一点。
作为一款桌面无线音箱,RS150内置了麦景图自家优秀的功放技术,可以说是买功放送音箱的典范,虽然家族的湖蓝色物理指针变成了数码显示形式,但是你依旧能分辨出这是一台麦景图。
延续传统和家族设计的造型
RS150很符合我对传统HiFi音箱的印象,四四方方,没有奇怪或者圆润的造型,箱体也没有采用金属或者塑料材质,两个物理旋钮属于看一眼就知晓大概用途,总体第一眼印象非常简洁。
同时整个箱体重量也是相当可观,为8.4kg,用料非常扎实。
麦景图的箱体就是声选木材,最为纯粹的HiFi音箱材质,这和喜欢用塑料的很多大品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面做了钢琴烤漆处理,质感非常不错。
正面双金属旋钮,功能基本都标注了,中间为功率表显示区域,通电后会出现经典的Blue Eye元素,同步展示功率表指数。
正面有且仅有麦景图的Logo和型号,同时下方这一区域被一整块玻璃覆盖,质感非常不错。
左边旋钮:整体亮度调节/蓝牙配对模式;右边旋钮:调整音量/暂停/播放/低音调节/待机以及唤醒。
左右旋钮同时按住10秒:重置工厂设置。
它的底座是一整张金属底板,铝合金材质,厚度相当可观,金属底座、木制箱体、玻璃前面板,这三类材质的组合也是恰到好处展现了RS 150的质感。
正面网罩是可以拆卸的,拆除后就可以看到音响单元,最为显眼的低音单元占据了几乎一半的面积,这是一个5.25英寸长冲程低音扬声器,功率90W;上部为高音单元,一个20mm直径的钛合金磁流体高音扬声器,功率30W,合计功率120W。
RS150的频响范围为48Hz~20000Hz,低音频响范围接近人耳听觉下限。
回到机身背后,因为做了无线HiFi的设计,接口全部做了精简设计,背后接口仅有供电口、有线网络接口以及维护用的USB。
有线网络接口是个不错的设计,很多无线音箱为了最大程度精简,甚至只保留了无线连接方式,所有的设置都只能通过无线或者APP来实现,多少有些让人有种心理不踏实的感受。
RS150支持蓝牙、高通的APTX HD、苹果的Airpaly2以及Spotify Connect、TIDAL Connect、Chromecast、Roomn等流媒体协议,国内的话,基本支持aptx HD和Airplay2就能满足高品质的播放需求,最关键是方便,毕竟流媒体更适合年轻一代的发烧友们。
无线设备则支持2.4G和5G两个频段。
如果你真的想要接入有线设备去聆听音乐的需求,那么可以选择第三方支持APTX的蓝牙适配器来实现,相信你用过几次高质量又简洁的无线播放,就不太会想去折腾有线场景。
RS150背后的低音导流孔为矩形且面积巨大,日常使用建议离墙面一定距离获得最佳效果。
别让复古的造型迷惑你,这款音箱远比传统的发烧音箱。把音箱放置于房间一角,轻松覆盖三百平方米的大空间,让音乐流淌。内置600W的功放芯片就是大钢炮的证明。这就是麦景图,音响界神一样的存在。
接电后的Blue Eye完全点亮,播放音乐过程中则会随着音量随之波动,情绪价值体验上是拉满了。
麦景图RS 150传统的造型适合摆放在房间的任何角落,比如电视柜,只要背后有电源插座,可以随时享用音乐盛宴。
或者咖啡机柜子上,每天喝咖啡的时候来上那么一两首,也是相得益彰的。
如果你有独立工作室或者自己的独立办公室,有电源的地方都可以快速融入周边环境中。
简单设置和听歌体验
麦景图RS 150设置非常方便,无需APP即可直接设置,以IOS为例,接通电源后就可以直接在设置中找到Airplay设备,发现新设备即可开始使用。
这台设备没有复杂的低音高音调音设定,也没有EQ类别设置,说实话,很多人调不太好音质,与其这样还不如出厂就设定一个基础的音色。
唯一可以设置的网络后台,可以在连接网线后通过分配的IP地址直接访问,其主要设定就是定义自动/手动升级固件,重置音箱,自动休眠以及连接方式。
RS150支持24-bit/192kHz超高品质音乐,高通的APTX、APTX HD、APTX LL,苹果的Airplay2其实都达不到RA 150的支持上限,像是果子的Airplay2传输上限为24bit/96kHz,不过这两项技术均能支撑起母带级高品质音乐,留有升级余量,等无损无线传输协议进一步升级,也不会显得特别被动。
这次试听依旧是网易云+会员+精挑了一些母带级超高品质音源,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果子的Apple music,它的音源会更丰富一些。
这次试听的曲子有6首,铁打的渡口,流水的加州旅馆、李健的贝加尔湖畔,赵鹏的外婆的澎湖湾,还有一首流行神曲悬溺,以及悠长的指环王主题曲 May it be。
这些曲子,渡口、加州旅馆、贝加尔湖畔、外婆的澎湖湾、May it be都是母带级无损音质,悬溺为极高音质,非无损。
我挺喜欢播放中湖蓝色数字化的指示能量条的跳动,这是在其他HiFi音箱中得不到的情绪价值体验,很多数码发烧友喜欢折腾拾音灯,但是这种东西和传统的指针式指示器体验感差距很大,RS 150直接自带数字化的指示条,时刻变动你不觉得很酷吗?
首先来说说整体听感:
三频中偏向中低频,尤其是低频,对于这个尺寸规格的低音单元表现,确实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把低音电平通过右旋钮增加到最高,无论是我的真力F1 6.5寸低频单元,还是齐柏林飞艇五代的6英寸低频单元,RS150表现出丝毫不逊色于这两台设备的低音单元表现,不过考虑到价格和麦景图强大的功放技术功底,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低音单元下潜48Hz这个数值不算非常极限,但也属于超低音,这个音域是很多低音吉他、低音鼓等乐器的覆盖范围,实际无论是加州旅馆的低音鼓和渡口的鼓声前奏,这种强烈的共振都可以感受到,鼓点的低音细节清晰可辨别,鼓点强劲有力,甚至能和心脏产生一定共振。
高频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吧,我不是金耳朵,但是我至少长期使用和听过很多万元音响设备,它的高频解析度不错,听歌听人声、听音色、可以轻松分离各类人声、乐器和环境音。
我最喜欢用贝加尔湖畔以及渡口去听细节,贝加尔湖畔前奏和尾部,可以体现音箱对于乐器和环境音的表现力,人声部分可以传递歌手的情绪,RS150无论是对于前奏钢琴声、人声、关门声的渲染都十分到位。而渡口,前奏体验鼓声浑厚程度,梆子声清脆,是骡是马,渡口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功底,显然RS150是后者。
鼓声浑厚程度可通过录音后的频谱图一窥,20秒左右波形图出现了波动,也就是渡口前段的鼓声敲击,可以看到对应的40~100Hz低频区域发亮,这就意味着下潜到位。
伴随全首曲的鼓声是加州旅馆的精髓,也是能很容易辨别出小尺寸低音单元和大尺寸低音单元的差异。
外婆的澎湖湾有很多版本,但是赵鹏这个版本,在一分钟左右有一个“咚”,巨大的鼓声,这个鼓声在不同设备中表现差异性异常夸张,好的设备会感觉心脏随着楼板震塌抖了一下,而差的设备这个抖动幅度会大幅度缩小甚至毫无波澜。
指环王是我第一部看过最美的电影,对于中土世界的向往,让我度蜜月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新西兰,而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和配乐,也都是史诗级别的,比如这首May it be。
这是一首精灵的之歌,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音乐无国界,女声的悠远绵长的吟唱,麦景图RS150瞬间就把我带回了那个中土世界,当年少年的我坐在电脑前一口气看完了三部加长版,第三部结束的那一刻,已经是晚上了。
悬溺,这首有一段时间爆火的流行音乐,前奏千人千面的遗憾,贯穿整首歌曲的鼓点和男生的“咿呀咿呀”吟唱,能听出来的细节不多,属于简单的流行音乐,RS 150轻松的展现了悬溺的层次,还原了它原本的音乐风格。
总体来说这台音箱以双发音单元的配置实现了相当优秀的听感体验,不过因为无线传输的原因,它并不太适合方便的连接电视观看电影,我也尝试体验了一下在果子tv加持下的电影体验,也是相当带感,只不过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用它听听音乐就够了,电影这块还是交给物理氛围感更强,但是音质比较差的环绕音箱好了。
这应该是目前我体会过的第一套单机身超过万元的音箱,其他的破万均为组合形式,我也是真的对万元以内听个响有了明显的理解,按照RS150这个双扬声器单元的配置,它应该打不过比他便宜几千但是也接近1个W的多扬声器单元音箱,不过事实证明了不是数量多就能取胜的。
如果你对占地有一定需求,同时很中意音质和麦景图的Blue Eye标致性元素,想要无线HiFi的便利,又要足够下潜深度的家庭音箱,麦景图RS150 会是不错的选择,这个创立了几十年的老牌子,在新时代也迸发了新的创造力,用以迎合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将HiFi的精神一路传递下去。